買土撥鼠的松鼠 作品

第35章 李念閱卷,有“熟”人!

 這秦將是蒙毅,他過來既是向三千餘考生宣佈消息,也是將所有答卷護送回皇宮。

 答卷被送到皇宮後,先按照答卷上所用文字進行分類,用秦篆的放在一起,用其他六國文字的又分別放開,然後再將用其他六國文字答題的答卷翻譯謄寫為秦篆。

 這麼做自然是為了更高效的批閱。

 李念只學了秦篆,可沒學六國文字,雖說七國文字有共同之處,但不同的地方也不少,若直接批閱用其他六國文字答題的答卷,不知要用多少時間。

 秦皇宮中識字的宮女、內侍、侍衛皆被調動,連一些公子公主也參與了進來,在將所有考卷翻譯謄寫為秦篆後,再由這些人批改選擇填空。

 如此一來,可大大減省嬴政和李念的批卷時間,嬴政負責批閱策問,李念負責批閱算學、格物。

 本次考試並沒有糊名,因為其中有很多人會寫假名,且批卷者嬴政和李念,和這些人不存在利益關係。

 但下次咸陽大考就不能再採用這種方式,所有參考者必須驗明真身,書上真實姓名,且需要糊名。

 出於對這時代考生的好奇,想知道他們會答些什麼,在尚未將所有答卷分好時,李念便讓人從已經整理好的算學、格物答卷中各取五十份整理好,送他批閱。

 坐在書桌前,李念開始批閱考卷,沒多久,便批閱到了一個歷史名人:‘咦?酈食其?他也來參加咸陽大考了?’

 李念批閱到的是酈食其的算學答卷,做的還算不錯,能答上的題都答上了,顯然其算學的基礎不錯,可再深一點的題便不會,其也乾脆地沒答,直接空在那,一個字也未寫。

 證明其雖有不錯的算學基礎,但未曾深入學習瞭解研究算學。

 這也很正常,符合這時代的主流儒生特點,他們學算學是因君子六藝中有“數”,並不是多感興趣,多想要了解。

 但這也比後世的儒生要好,他們至少還學,還肯瞭解,到了某些王朝時,那些儒生直接將君子六藝給丟了,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既不懂“射”,也不知“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