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土撥鼠的松鼠 作品
第33章 書同文,言同語
嬴政明白過來李念的意圖,神色也認真起來,此事若成,將於大秦大大有利。
語言不通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障礙,語言通了,很多問題都可解決,因為語言不通,想交流都沒辦法。
“而要成為一種天下人通用的語言,必須得好學,臣在後世學習語言時,有拼音之法教臣快速學會。”
“這拼音之法也簡單,將字的讀音分為聲母、介母、韻母,以及聲調,只須掌握其中規律,配有一本字典,便能學會天下文字的讀音。”
李念說著便舉了例子:“如大秦的‘秦’,可將聲母設定為‘q’,韻母設為‘in’,聲調為陽平第二聲,讀出來的便是‘秦’!”
“q”和“in”是李念讀出來的,並非是後世的讀法,是他按照此時的秦字發音所讀。
此處只是作者用來表意,畢竟作者不通雅言。
嬴政和蒙毅都是當世才智卓絕之輩,從李念表述中輕鬆領會其意,君臣二人頗為驚訝。
因為按李念這種方法,識字好像還真不難,但前提是要將天下所有文字都給出這所謂的“拼音”。
李念道:“這個方法的難點在於要給所有字注音,需要編造一本收錄所有文字的字典。”
“字典為收錄文字的書籍,其中包含收錄文字的字音、字義,要編纂一本字典,並非一件小事,最好是召集諸博學之士共同編著。”
嬴政豪邁道:“只要有利大秦,縱使千難萬險,寡人也無懼!只是那字典也得紙造出後,才能做吧?”
收錄天下文字,並對每一個字進行注音釋義,要是以竹簡來記,一本字典怕是得用好幾車竹簡,唯有那所謂的紙才合適。
李念道:“是!若以竹簡製作字典,需用許多竹簡,不僅不方便攜帶,也不方便查閱,字典的一大功能便是遇到不認識的字時,可從中查閱。”
想一想從一馬車竹簡中找出一個不認識的字,嬴政立馬便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