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石頭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老一小兩個陰比

 這十年不過是在和康熙鬥法罷了,斗的是陽謀大勢,兩人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直

到最後半年,康熙才僥倖勝了半籌,二人鬥了十年,而其它皇子,竟然都沒有察覺,不敗才怪了。

 康熙是大清第一陰比,李言就是第二陰比!

 李言真想對老爺子說一聲冤枉啊,第二陰的是鄔思道,自己只是苟了點而已。

 另外有些貪生怕死...

 總之,自己是皇帝,不能犯險,以後的鬥爭自己要超然其上,哪邊能勝利,自己就站在哪邊,決不能親自上場,這才是自己從康熙身上學到的最寶貴的政治智慧。

 追繳國庫欠款的時候,康熙明明是想要將那些大臣的欠款追回的,但連他也沒有想到,反對的力量竟然那樣強大。最後連康熙也不得不屈從大勢,選擇妥協,懲處了一心辦差的老四,安撫了那些欠款的大臣,實在窩囊。

 明明是國庫的銀子被人借去,現在討回竟然犯了眾怒,那些人毆打田文鏡,借魏東亭的喪事哭鬧,對抗的是老四嗎?

 不是...

 老四辦的是康熙的差事,他們明著反對的是老四,其實暗地裡對抗的還是康熙。

 老頭子心知肚明,就算再憤怒,也是無可奈何,古往今來上位者不願意承認,卻又不捏著鼻子認帳的一個事實就是,眾怒真的難犯。

 人民群眾是得罪不起的!

 就連坐了一輩子皇帝的康熙,最後也不得不將罪過推到老四身上,自己出來做好人,收拾自己惹下的濫攤子。處理了兩個典型份子,打壓了老四和田文鏡,最後提拔年羹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康熙對老四心懷愧疚的補嘗。

 這也是老爺子最後的倔強和傲嬌!

 可憐老年竟然看不清局勢,認為老四完蛋了,想抓住老八拋過來的橄欖枝,真是糊塗透頂!

 老年的問題和隆科多的毛病差不多,就是歷練不夠,眼光不行,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無法洞察事物的本質。

 翰林院編修孫嘉淦,在李言繼位沒幾天,年屆不惑的孫嘉淦給新皇帝上書,勸誡三件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還提出了新朝銅錢裡的鑄錢弊端,李言賞識其敢言直諫,提升他為國子監司業,相當於最高學府的教務長。

 李言想著孫嘉淦年輕有為,和自己同齡,是諫臣也是能臣,更是難得的清官。

 查貪官、平冤獄、整修河道、調和民族矛盾,辦過許多出色的事。一生當過兵部、吏部、刑部、工部“四部尚書“,還當過直隸、湖廣兩任總督。最後死的時候是吏部尚書兼協辦大學士。

 如此能臣,等歷練幾年便將他放到都察院任為左都御史,專管監察

 就這樣,滿人多半治軍,漢人多半治國,滿漢制衡,天下就可保持安穩!

 改革從古自今都是一件番天覆地的大事,不可兒戲視之,涉及到漢人利益的時候,用滿人壓著,而整頓旗務的時候,再用漢人鎮著;

 動地方的時候,就要按撫京城,動京城的時候,一定要地方安寧;

 刷新吏治整頓貪腐的時候,也是如此,動文官的時候,就要穩住軍隊,整頓軍隊的時候,就要朝堂一心。

 甚至還要更仔細的劃分步聚,不能急...

 一步一步來,一塊做好了,再做下一塊,自己有的是時間,不能像原劇中老四那樣,只爭朝夕,滿人漢人京裡地方官場軍中,一塊兒來,搞得天下沸騰,舉世皆敵!

 改革雖難,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大勢,孫子兵法言,善戰者,先勝而後求戰;不善戰者,先戰而後求勝!

 簡單來說,就是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在戰端開啟之前,在決定勝負的各項因素上,加以調節,增強自己力量,破壞敵方的力量。最後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再通過戰場上的具體形勢,將最後的勝利體現出來。

 而不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像賭徒一樣將勝負押在血肉相博的戰場上,企圖通過直接作戰,僥倖獲得勝利,殊不可取。

 改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並不是從具體頒佈各項措施給地方施行的時候,也不是在朝中商議的時候,而是從李言決定改革的那一刻,戰鬥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