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香菇肉醬
說起香菇,這裡的大宋經濟繁榮,百姓生活十分安定,栽培菌菇的技術也十分普遍,在金陵城,幾乎家家戶戶都在房前屋后辟出一小塊地來栽培菌菇。所以,沈渺臨走前也沒忘記把榮家屋子後頭,原身精心打理的一小片香菇地全摘走,一株也不留給那可惡的母大蟲!
而香菇用來做“蕈饅頭”,是此時最常見的做法。
此時的饅頭也叫籠餅,其實是後世的包子,圓而帶餡的。宋朝真正的“饅頭”,是武大郎賣的那種“炊餅”,且大多是條狀的。
蕈饅頭便是香菇肉包。
香菇肉包在宋朝很受歡迎,本朝的著名美食評論家蘇軾先生便曾邀上兩位好友大老遠去吃包子,吃完意猶未盡還發了個小紅薯探店筆記,在詞作裡寫道:“天下風流筍餅餤,人間濟楚蕈饅頭”。
這句詞翻譯過來約莫便是:“這香菇肉包絕了啊!”
沈渺決定先做燴麵的肉醬。
燴麵是豫菜,精華在於那鮮香的湯底。若是在後世,沈渺會用上等嫩羊肉、羊大骨熬湯,至少也要熬夠五個小時,熬出來的羊湯白白的,濃郁如牛乳,這時候再將麵條拉成寬薄的條狀下鍋,另外起鍋燙輔料素菜,鋪在最底下,再滴上辣椒油,帶一碟子糖蒜,那滋味,能鮮掉眉毛。
可惜現下沒有這種條件和時間。
不過用香菇肉醬燴的面也別有一番風味。
豬肉雖便宜,但沈渺也怕割的那塊豬肉放久壞了,午間做了一頓,剩下的便也不吝嗇,全都用上。她手腳麻利地將帶皮的肥
肉先剔出來,瘦肉較多的全切成豆子大小的小丁。從鍋爐房打來的溫水將香菇泡發,之後便將土陶甕移到小泥爐子上,將帶皮肥肉在裡頭煸炒出油,直到收縮變成豬油渣。
這豬油渣單獨留起來,晚點可以用來包包子。
沈渺趁此往陶甕下了瘦肉丁,慢慢炒得變色。用這土陶甕炒菜實在有些粘底,幸好沈渺熟於灶頭事,用筷子飛快地翻炒,這樣微微一點焦香反倒更添幾分滋味。隨後,她將泡發的香菇切丁混入其中繼續煸炒,之後添上蔥蒜、八角等佐料,再來一勺自制醃薑辣醬,炒出辛辣的香氣,再澆上醬油、陳醋、鹽、花椒等佐料。
其實還應當加些胡椒,但胡椒昂貴,在宋朝,一斤胡椒的價格高達數貫錢,一匹?綢布只能換一袋胡椒,沈渺此等小民連買都沒處買去,因此她便用花椒代替,滋味雖略顯不足,但沈渺還有個訣竅:加豆瓣醬。
她去買菜刀的時候,發現有間醬鋪販豆瓣醬,沈渺還驚訝了一下,原來在宋朝,各類佐料、醬料已如此齊全了呀!嚐了幾口覺著不錯便也買下一小罐。如今正好用上了,將這豆瓣醬加滿滿一勺進去,這香菇肉醬便也有了靈魂,再加兩瓢方才泡香菇的水,便算差不多了。
沈渺擦了擦汗,握著火鉗將爐膛裡的碳木揀出來幾塊,趁機往陶甕裡放上一點糖與芝麻,改用細火慢慢地熬煮至肉醬湯汁棕紅黏稠,這與後世相差無幾的香味兒便撲鼻而來了。
沈渺聞了都覺著口舌生津,實在太香了!
趁肉醬在爐子上咕嚕會兒的功夫,沈渺開始和麵。
和麵,其實也是一件技術活。
不過沈渺五歲就學會和麵了,小時候人家學鋼琴、跳舞,她學切豆腐、和麵……等她長到七八歲,她爸媽就開始撂挑子了,家裡的一日三餐都讓她自個操刀,再等上了初中,她都能一個人挑大樑做年夜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