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罷丞相,撤中書

 離遠了看,一個個朱袍玉帶,倒還人模狗樣,可稍湊近些,便能瞧出這些人個個形容憔悴,滿面傷淤。 

 當真是要多悽慘有多悽慘,要多難堪有多難堪。 

 在詔獄中呆了那麼久,此刻又被放出來,重回這令人懷念的奉天門廣場,這些人心中,當真五味雜陳。 

 數日詔獄之苦,彷彿身處地獄,如今再回歸這錦衣玉帶,簡直恍如隔世,若有選擇,哪怕拿全部身家出來抵換,他們也絕不願再回那地獄了。 

 “啪,啪,啪!” 

 三聲鞭響響徹整個廣場,熟悉的流程開始了。 

 朝會開始,百官齊齊跪地,山呼萬歲。 

 朱元璋登上金臺帷幄,並不急於落座,他冷眼環視,冰冷目光落在每一個朝臣的身上。 

 百官此刻跪伏於地,壓根就留意不到天子的目光,可此刻眾人像是頭頂長眼一般,將頭壓得更低,姿態更加服帖。 

 帝王威嚴,震懾八方! 

 看到這一幕,朱元璋方才滿意落座。 

 隨後,他朝雲奇點了點頭。 

 雲奇當即走上前來,從袖中掏出一份聖旨,先清了清嗓門,隨後用清亮高亢的嗓音,緩緩宣讀:“上諭文武百官曰:朕自臨御以來,十有三年矣。中間圖任大臣、期於輔弼,以臻至治。” 

 “故立中書省以總天下文治,都督府以統天下兵政,御史臺以振朝堂綱紀。” 

 “豈意奸臣竊持國柄,枉法誣賢,操不軌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結於眾舌,朋比逞於群邪,蠹害政治,謀危社稷,譬堤防之將決,烈火之將燃,有滔天燎原之勢,賴神發其奸,皆就殄滅!” 

 這聖旨內容,倒也中規中矩,講的天子臨政之後,朝堂有奸邪小人朋比結黨,危害朝政,話雖說得危乎其危,但其實只是慣用的話術,意在描述當下朝堂大難。 

 近來胡黨一案鬧得正凶,朱元璋為震懾朝臣,將狀況描述得危急些,實屬尋常。 

 聽到這裡,百官司空見慣,還未有所動,可接下來的幾句話,就足夠駭人聽聞了。 

 “朕欲革去中書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卿等以為何如?” 

 這句話的內容,可謂改天換地。 

 朱元璋竟要廢除中書省,由六部直接司管各事,直接與天子對接。 

 三省六部制自唐開始,延續多年,百官與天子之間,早習慣了中書省這道中間屏障和緩衝,現在,將中書省去掉,再沒有宰相,也再沒人享有總理天下朝政的大權了。 

 也就是說,從此以後,天子大權獨攬! 

 若是平常,眾人該群情激奮,當場站出來反對,可當下里,朝臣們跪伏於地,竟是毫無反應。 

 驚是驚,怒是怒,可讓他們跳出來頂撞天子,那可不敢。 

 這些天在詔獄的見聞,已經叫他們徹底老實了,當下只想早點回歸自由,別再受那折磨,哪裡還敢反對。 

 至於其他人…… 

 六部尚書雖也吃驚,可心裡倒並未反對。 

 反正沒了中書省,他們的權力反而更大,畢竟原本受天子和宰相一起管,現在沒了宰相,就只有天子一人管制他們了,皇帝的精力畢竟有限,總管不了太多。 

 因此這政令一出,實際上六部的權力變得更大,地位變得更高了。 

 刑部尚書開濟首先站出來,拱手高喝道:“自古以來,朝廷制度皆取時宜,況創制立法,皆天子之事,既出聖裁,實為典要,陛下因時宜立制,乃開天闢地之創舉,聖哉明哉,臣萬分贊敬!” 

 這馬屁拍得正是時候,朱元璋一聽,兩眼已笑眯了起來。 

 其他五部尚書,自也不是吃乾飯的,立馬跟著附和起來。 

 如今沒了宰相,六部尚書便是朝堂領袖,有他們出面贊同,其他人更不敢反對了。 

 很快,整個朝堂都已達成一致意見:支持並擁護天子的英明決定。 

 看到百官齊拜,共聲贊和,朱元璋很是滿意。 

 這些朝臣果真都是犯賤的,不受點苦不會老實。 

 為免夜長夢多,他立即道:“既然眾卿對此並無異議,那便明發中旨,宣詔天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