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各打板子
只是蘇定方的突然病故,張文瓘擔心朝廷會感念蘇定方的大功,給他舉行一場盛大而隆重的喪禮,從而擴大尚武風氣。
畢竟連楊炯這頂級士人胚子都寫出了自己對從軍的嚮往,寫出了“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樣的字句,真在擴大尚武風氣,壓制的難度會增加許多。
蘇定方是不在張文瓘的計劃之中的,但現在李治卻拿到了這份計劃。
看著張文瓘的計劃,李治一陣腦殼痛,低語道:“好個張文瓘,朕倒是小覷你了。”
李治壓根不喜歡
張文瓘這樣的人,但從一個皇帝的角度來看,張文瓘是一個人才,一個大才,只是這個人才,他不想用。
原因無他,李治不是漢文帝,他是一個有野心的皇帝,他不甘心用二十年的時間重德治,興禮儀,勵精圖治、寬仁節儉,最後成就了漢武帝。
歷代皇帝,無不誇讚漢文帝而詆譭漢武帝,但事實上沒有一個皇帝想成為漢文帝,都想成為漢武帝。
李治的想法很簡單直接,我將敵人都收拾了,都打服了。
然後讓自己的兒子給自己擦拭屁股,讓他重用張文瓘……
李治從來就沒有用張文瓘的心思,只是迫於無奈。
時勢讓李治不得不用張文瓘。
李治是皇帝,可在大勢面前,他也不得不被大勢所裹挾。
這個勢,就是陳青兕造出來的。
李治很崇拜自己的父親,從未有超越的想法,只是他重用了陳青兕以後,很多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比如北方的三受降城防禦體系,比如對新羅的壓制,對倭國的征服,對於吐蕃的防備……
這一切都是大唐存在的問題,陳青兕將問題揪出來,放在李治面前,李治就不得不用陳青兕,不得不去做。
因為陳青兕說的都是對的,都是歷史上唐朝在這一階段戰略上的不足。
李治不懂,卻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陳青兕對的,對於大唐有好處,他自然會聽。
這一聽大唐避免了許多錯誤的抉擇,威望自是不斷加強。
但無可避免的,步子邁得大了一些。
這國庫不充沛,也逼得李治選擇治吏。
治吏,張文瓘就是不二的選擇。
即便是不喜,李治也得忍著,在目的沒有達到之前,他是能夠忍受張文瓘的缺點,等達到目的以後,再一腳踢開。
現在張文瓘與陳青兕起了衝突。
李治登時犯了難,張文瓘是現在,有張文瓘在,朝廷的經濟民生能夠復甦,動他不得。
但陳青兕卻代表著未來,與大食國的決戰,離不開陳青兕。
之前李治還能夠依賴蘇定方、李績,現在蘇定方病逝于軍中……
而李績今年也七十了,封個禪還能摔了腿。真指望他去西域跟指揮大軍跟大食國決戰?
所以……陳青兕也動不得。
不過兩人因此撕破臉,倒也不是壞事。
李治眉宇間透著幾分笑意:陳青兕崛起得太快,一直是他的一個心病,他多次動手壓制都不成功。
現在有一個死對手,倒也不是壞事。
念及於此,李治將許敬宗、劉祥道、竇德元、樂彥瑋叫到承乾殿,眼圈微紅,帶著幾分傷感的泣聲道:“蘇邢公於國有功,例合褒贈,卿等不言,遂使哀榮未及,何故如此?”
許敬宗、劉祥道、竇德元、樂彥瑋幾人支支吾吾說不上話來。
但都是成了精了王八,四人沒有任何猶豫,將此事甩給了張文瓘。
李治道:“張卿此事處理的有失妥當,即日起,調門下省,擔任黃門侍郎……”
張文瓘原是尚書省左僕射是左相,而今貶為黃門侍郎,級別上確實差了一個檔次。
不過李治並沒有撤去張文瓘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職權,顯然沒有將他罷相的意思。
“至於陳卿,折辱宰輔,貶兵部侍郎,代行尚書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