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夫長 作品
第350章用心良苦
朝廷黨同伐異,對軍事沒有明確統一指揮,前線將領往往成為黨爭犧牲品。
以至於從熊廷弼到袁應泰,從袁應泰到高第,袁崇煥,遼東各路將領對兵部甚至朕的聖旨都是想聽就聽,不想聽便推諉扯皮,乃至置之不理。
逢戰,各路將領勾心鬥角,互不相能、自行其是,磨蹭拖拉,敷衍塞責。
各軍鎮將領利益不相關,各軍鎮將領團結一致,密切配合,跨防區戰略進攻猶似紙上談判。
最終,不得不依依託山河分區防禦,形成築城死守的戰略。
本來以守為攻戰略並沒有錯,在朕眼裡並非防禦就該被罵,進攻就該被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應集中兵馬,建設大淩河防線,關寧錦防線,以防建奴渡河作戰的戰略是上上策。
然而,明軍要想實現從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轉變,到底要該怎麼辦。
朕苦思冥想半年認為九邊軍鎮邊軍,京營銳士必須強化紀律性,各軍鎮團結協作,軍隊施行請示報告制度。
朝廷提拔熟悉軍務,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保證朝廷能夠協調,領導,並指揮各軍鎮作戰。
這半年來,朕不惜花費重金訓練新兵,破格提拔前線經驗豐富的將領,官吏。即希望將來戰略反攻時,各軍步調一致,互相配合,逢戰,不論各軍遇到任何困難,前線將領有任何想法,都要嚴格按照朝廷戰略來部署具體作戰戰術。
從而徹底改變見賊而逃者為上勇,望風而逃者為中勇,誤聽而逃者為下勇的現狀。”
聞言,無論孫承宗,李邦華,又或袁可立,袁崇煥,祖大壽,全都深刻感受到皇帝用心良苦,對政務,對軍事的練達。
一語中的點破朝廷,軍隊弊端,毫不留情自我批評,又痛批朝廷官吏,邊軍將領,進而對官場,軍隊作戰矯正。
關鍵皇帝不滿於遼東戰場維持現狀,所有努力全為日後戰略反攻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