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榜樣力量
周邦彥撫著短鬚沉吟了許久,將事情翻來覆去想了多遍,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這秦修文還動不得,不僅動不得,還得繼續哄著供著為他做事。
若是能更快地跳出衛輝,到中樞任職,一來闔家團圓,不用再和父母家人分隔兩地;二來靠著一鳴驚人的稅入增長得以升官,那可比單單督造好潞王府這樣的差事而升官要來的有含金量的多,對他以後的官途絕對有大大的好處。
督造好潞王府這樣的差事,周邦彥捫心自問,滿朝上下有一大半的官員都能做好;而誰能將一個府的稅入在短短兩三年間翻個五倍十倍?至少到現在還沒聽說過誰有這般大的本事!
到那時候,秦修文的政績就是他的政績,畢竟不管事情到底是不是他主持的,但是人才可是他選出來的、他提拔支持的,上官拿大頭、摘果子,下面的人分到點湯喝喝,已經是上峰大度了。
等他升遷之後,哪裡還需要去考慮衛輝府那一畝三分地的變化?哪裡還需要去擔憂自己在衛輝的權力是否被架空?到時候任憑秦修文折騰去好了,就是自己以後升遷了,這個衛輝知府的位置給秦修文坐,那又如何?
秦修文自然知道自己這位上官不算很大度,自己這一年來雖然源源不斷地給他周府送出了不少真金白銀,但是一旦涉及到權力的糾紛,對方就能一改之前和藹可親的態度,對著他立馬翻臉,也是秦修文早就預料到的。
好在自己佈置了那麼久的一切,終於在這次的秋糧稅入中體現了出來,周邦彥投鼠忌器,果然態度又和善了起來,不再揪著洋人之事不放,也讓秦修文知道,自己助周邦彥增長的野心已經就位,小小衛輝府的權柄,已經不被周邦彥看在眼裡了,而自己,終於可以在衛輝大展拳腳、全面出擊!
~~
洋人瘋狂採購之後就撤離了衛輝(<a href=".co)(com),
原本應該風平浪靜下來,可是衛輝府的富商鄉紳們內心卻並不平靜,他們發現,原來最賺錢的買賣,竟然不是倒買倒賣,也不是做點客棧吃食生意,而是建工坊!</p>
誠如之前所說的那樣,衛輝府的手工業不算發達,本地的富戶鄉紳,大部分都是靠囤地做地主發財,還有少部分會經營一些和衣食住行有關的產業和買賣,但是沒有人做過像“吳氏紡織坊”和“袁氏印刷坊”這樣的工坊生意。
這裡面當然是有多種的因素,他們中間也有人去過江南地區,看過那邊人是怎麼開作坊的,但是想要做的大,就要投入許多的本金;小打小鬧的話又看不上這點利潤。再則,做工坊的難度可比倒買倒賣或者做地主難多了,像江南那邊這麼多的織造坊,那都是有門檻的,他們一個個門外漢,從頭學起多費事?而且織出來的布又沒有江南的好,到時候賣給誰去?
還不如做個大地主來的省事,或者做一些自己能手到擒來的買賣,包賺不賠。
這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以往你不做我不做,大家各有賺錢的門路,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可是如今異軍突起兩家工坊,“袁氏印刷坊”也就算了,他們還可以說一聲,這背後有秦大人撐腰自然不同,可是那“吳氏紡織坊”算什麼?他們吳家又算什麼?說句託大的話,他們老祖宗在衛輝發跡的時候,吳家人還不知道在哪裡找食吃呢!
結果呢,現在眼看著吳家就要起來了,這紡織坊的生意一日好過一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裡面的利潤甚大,接下來那麼多單子,只要一交貨,那是鐵定賺個盆滿缽滿!
這衛輝別的不多,棉花還不多嗎?自家地裡就種植了多少的棉花,漫山遍野的都是,要多少有多少!
以前這些棉花都賣給江南地區的大紡織作坊的富商了,如今若是自己也學著吳家那樣,自己建工坊,自己織布,不也可以同樣賺錢嗎?
商人的思想最是靈活,只要一看到某樣東西有利可圖,而且自己也是可以快速模仿的時候,那麼這個行業必定馬上就要湧入很多新的競爭者!
對吃了第一塊大肥肉的吳家來說,競爭肯定是殘酷的;可是對秦修文來說,這正是他要看到的結果!
只有競爭,才能創造出源源不斷的活力;只有競爭,才能對這個領域精益求精、不斷拔高技術!
光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驅使所有人都向他想要的目標前進的,但是市場競爭可以。
所以,在很多衛輝富商們都抓心撓肝地想要和秦修文走關係,看看能不能給他們一點支持,幫助他們去創辦工坊的時候,衛輝府第二次招商會應運而生。
當時秦修文舉辦的第一屆招商會的時候,只成功租出去七塊地,剩下五塊沒有動工,如今第二屆招商會剛一放出風聲,整個衛輝的富商豪紳聞風而動,所有人都日也盼夜也盼,希望自己能收到秦大人下的帖子,有機會參加這次的招商會,各種禮品珍寶土儀都像不要錢一樣湧入秦修文的府邸,為的就是那一張招商會的帖子。
不看看參加了第一屆招商會的人租下土地的人,哪個不是賺大發了?
瞧瞧許富商,瞧瞧趙松巖和萬掌櫃,尤其是那個吳富貴,原本比他們差一大截,現在說話硬氣了,都和他們平起平坐了!如果他們再不跟上,要不了兩年,說不定他們都要看那個吳富貴的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