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擔心 作品

400 宋時傑的戰略觀(一)

 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目光長遠的八路軍幹部們既有克服苦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也不缺乏應對局勢清醒冷靜的自我認知,和腳踏實地的分析。

 總結過此次戰役的所得之後。

 副總參謀長又號召著大家根據此次作戰的實際經驗,總結部隊在戰鬥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作為教訓,吸取經驗。

 總結下來不外乎:

 第一:不少根據地對於情報工作做的還是不夠到位,對於日軍的動向瞭解的不夠及時精確,影響了部隊的預警和應對能力。

 第二:雖然這些年八路軍的裝備水平有所提升,尤其是以太行根據地主力,以及獨立野戰支隊這樣的部隊,幾乎可以說是裝備精良。

 但是從整體上來講,八路軍部隊的裝備水平還是相當的落後,尤其是和日軍相比。

 這在對抗日軍野戰精銳時,存在較大的裝備差距,影響作戰效果。

 此次雖然消滅了日偽軍八萬餘人,但八路軍同樣付出了超過兩萬人的慘重代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八路軍整體裝備上的落後。

 如果部隊整體的裝備水平可以進一步提升。

 “咱們此次的傷亡肯定可以控制在更小的範圍內!”

 第三:戰術運用方面依舊不夠靈活,充分的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合理把控作戰時機。

 第四:從整體上來講,八路軍的人員素質和訓練水平和日軍相比,還是存在較大差距。

 尋常野戰軍根本不是日軍野戰部隊的對手。

 第五:後勤保障問題……

 第六,民眾動員問題……作戰計劃,作戰紀律,協同作戰等等。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都是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幾乎每次的戰後總結都會涉及到這些方面。

 但是作為旁觀者又作為參與者的宋時傑清楚。

 這些信仰純粹的八路軍幹部們,並非是以形式主義而召開眼前這場軍事大會,而是深入的,切實的,將所有的問題在戰後總結分析到位。

 甚至對應的問題會精確到對應的幹部,對應的軍區,軍分區,甚至是對應的某個旅某個團身上。

 以確保該部隊意識到自己在戰鬥中的不足之處,並加以糾正,在討論中相互學習,督促,進步。

 ——不得不說,八路軍能夠在惡劣的敵後環境下堅持抗戰,並一步一步的壯大起來,與戰後總結會議,軍政不分家之類的優良作風,是離不開關係的。

 接著,幹部們討論起關於根據地和部隊的未來發展方向。

 副總指揮像是有意考教宋時傑,忽然抬了抬手,示意幹部們全部安靜下來之後笑著說道:

 “關於根據地的建設和部隊的發展方向,我提議大家聽一聽宋時傑同志的看法,此次華北戰役,有目共睹,咱們的宋時傑同志所率領的獨立野戰支隊,在整場戰役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說把此次戰役的首功算在獨立野戰支隊身上。

 把個人首功在宋時傑同志身上。

 同志們沒有什麼意見吧?”

 此話一出,參會的幹部們紛紛表示沒有意見,包括那些重量級的大佬們也都滿帶著笑意,把目光落在了宋時傑身上。

 力挺老戰友的李雲龍,丁偉和孔捷拼命鼓掌,把兩個巴掌都快拍紅了。

 會議室再次陷入雷鳴般的掌聲中。

 而望著這些純粹的革命先烈們。

 宋時傑一時間竟有些哽咽,內心彷彿有道不清言不明的千言萬語,思緒繁雜,感慨難抑。

 迎著眾人的目光他從會議的一角站了起來。

 聲音很平靜,也並不算慷慨,緩緩在安靜下來的會議室響起:

 “實話說,老總剛才表示要把個人首功給我宋時傑的時候,我心裡是惶恐的,是不安的。


 因為我很清楚,我不過是千千萬萬,前仆後繼,為了民族的命運,為了不做亡國奴,而奮起反抗侵略的一份子罷了。

 要說首功,應該是屬於在這場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在此次華北戰役中壯烈犧牲的那些同志們的。

 我們或許連他們的名字都記不清。

 但我們知道,這份榮耀是永遠屬於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