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土撥鼠的松鼠 作品

第134章 王莽篡漢(二合一)

 偏偏儒家還因為劉奭崇信儒學而勢大,那王莽一旦踏入仕途,還不得飛起來?

 更且,王莽的姑姑還是劉奭的皇后,這下光環都套滿了,王莽不飛,都沒天理。

 “在這種情況下,王莽入朝為官後,迅速得到拔升,但這時他沒有表露他的野心,反而認真做事,繼續他的道德完人之路,在他兒子犯事時,也大公無私,甚至親手辦理。”

 “這讓王莽在人們眼裡的道德完人形象更為深入,將之與古之聖人相比,大唐有位大詩人還有詩句留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但,那時西漢雖日漸衰弱,卻仍有餘力,王莽也一直隱藏著他的野心,直到他掌握了朝中大權,才開始剷除政敵,開始他的篡漢之路,即使在這時,王莽依舊有很好的名聲。”

 蒙恬詫異道:“為何他還有好名聲,那些人便看不出王莽野心,他所做事中便沒有惡事?”

 李念道:“因為他瞞得很好,讓人們不知道他做過的惡事,且其會以‘大義滅親,公而忘私’掩蓋某些事,人們反倒認為王莽真不愧是道德典範。”

 “並且,王莽同儒家關係極好,其對儒學極其友善,極受儒生擁戴,正是在儒生宣揚下,王莽才被世人視若聖人。”

 “實則只要看王莽做的某些事,便能知曉其圖謀不軌,如將漢平帝之母衛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國,將女兒立為漢平帝皇后,以及在漢平帝去世後,為更好掌握朝中大權,立兩歲的劉嬰為帝。”

 “大權在握的王莽,雖未稱帝,卻已被人們視為皇帝,因皇帝年幼,其代理朝政,稱其為‘假皇帝’、‘攝皇帝’。”

 “王莽至

此已經完成了篡漢前的一切積累!”

 “於是,在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王莽逼迫其姑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四歲的劉嬰禪讓稱帝,改‘漢’為‘新’,改‘長安’為‘常安’,定年號為‘始建國’。”

 蒙恬又問道:“那西漢皇室和群臣中便沒人出來反對?”

 王莽都要篡位了,西漢皇室應該有些反應吧,那些大臣中應該也有忠臣站出來吧?

 都到這種時候,不可能所有人都被矇蔽!

 “西漢皇室自然不甘心被王莽篡位,進行過反對,可惜他們的反抗皆被王莽鎮壓。至於大臣……”

 李念語氣古怪道:“很多臣民其實是盼著王莽篡位的,因為王莽的名聲太好了,很多人都認為在偉大的道德完人王莽帶領下,他們一定能走出西漢的困境,迎來盛世。”

 “其中支持王莽篡漢,取代劉氏的便有儒家!”

 “那時的西漢天災繁多,而儒家發展出了一種思想,將天災和君王聯繫在一起,即天災會發生是上天看到人間君王失德,所以降下。”

 這讓始皇帝眉頭微微一挑,現在因為李念,他不會將這學說當回事,可如果是以前,他還真不敢說自己不會受這學說矇騙。

 始皇自然能看出儒家發展這種學說是為限制君王之權,可這也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

 儒家確實要限制其發展,不能任其野蠻生長。

 “儒生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君王失德,上天才降下天災,那我們選出一位道德完美的人作為君王,上天不就不會再降下災禍了?”

 “正巧,王莽就是這位道德完人!”

 “儒生雖講忠君,但更信奉他們的學說理念,他們認為劉氏皇族已失德走到了末路,為天下計、為蒼生計,當禪位於王莽!”

 “因而他們不僅沒反對,還在那時頗為支持!”

 “王莽能得儒生們支持還有一原因,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要在新朝施行的政令符合儒生。”

 “王莽在後世被戲稱為穿越者,也有其在新朝所行的那些新政之因。”

 說到這兒,李念解釋道:“‘穿越者’便是如臣一般之人,從後世或其他時空而來,到往不屬於自己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