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土撥鼠的松鼠 作品
第81章 蕭、韓可用,張良須殺
若非心志堅毅,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又豈能成得大事,又豈能千古留名?
嬴政心裡嘆息一聲,看向李念,想到這小子在話語間
對張良極為推崇,有意問道:“卿以為寡人當如何處理沛公和漢初‘三傑’?”
‘始皇這是知道我對高祖和留侯他們頗有好感,故意問啊。’
李念也不隱瞞,他實話實說道:“以臣個人之想,自是希望大王能將沛公和三傑招於麾下,為大王所用,他們皆是臣所知史上千古留名之人,臣不願他們就這般死去。”
“然若為大王和大秦計,沛公可殺可不殺,蕭何、韓信可為大王所用,留侯須得殺也!”
始皇聽後,道了句:“卿倒是實誠!”
若李念直接說將沛公和三傑全殺,始皇不僅不會信,反會認為他不老實。
說完他認為的處理方法,李念解釋道:“沛公此時尚未發跡,僅為沛縣一無賴子,若天下承平,百姓樂業,其焉能一躍化龍,從沛公為漢王,再到大漢高祖?”
正如星爺在《武狀元蘇乞兒》電影中所講,“丐幫有多少人不是我決定的,是你決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讓百姓安居樂業,鬼才願意當乞丐呢!”
如果始皇能將天下治理好,沛公一輩子也只會是沛公,不會一遇風雲便化龍,治理不好,那就算殺了一個沛縣劉季,又頂什麼用呢?
還會有焦縣焦季,陳縣陳季,總有人會跳出來請大秦赴死!
“蕭何、韓信對大秦沒有威脅,若不是天下皆反,沛縣縣令想殺蕭何,他大概會老老實實在沛縣幹他的主吏掾,甚至連升官都不去。”
“而韓信所求者,無非有人能賞識他的才華,能讓他一展所學,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一些在他看來‘應得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