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我生煩 作品

第131章 父皇這個班底,帶不動,根本帶不動。

 楚世昭這可不敢幹看著了。

 再看戲,長安還真就守不住了。

 初看歷史時,楚世昭經常吐槽皇帝怎麼總是用錯人,該用的人不用,不該用的人再用。

 真正成為歷史人物的那一刻,楚世昭發現,任何一個人在沒有出問題之前,他就是名將,就是賢臣。

 武振沒打這場身敗名裂的仗,那他就是全身而退的大周名宿。

 得虧現在的楚世昭住在了宮裡,就在這武德殿裡,不然的話,楚世昭根本就沒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父皇。

 當晨曦剛剛浮現,楚世昭立刻求見自己的父皇。

 太極宮內,正因為匈奴人圍攻長安之事而焦頭爛額的永晉帝聽聞了楚世昭求見的事情,就讓他進殿一同議事。

 在整個殿內。

 除卻永晉帝外,圍攏著許多楚世昭在模擬推演裡見過的大臣。

 幾乎永晉一朝能說得出號的人,都在這太極宮裡,令楚世昭記憶比較深刻的就是杜知韞和韋彥。

 前者是京兆杜氏的掌門人,後者是韋氏一族的門面。

 “兒臣拜見父皇。”楚世昭見到外臣在,不敢表露得太過親暱,立刻拜會道。

 永晉帝正愁事務難辦,見到了楚世昭,反而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畢竟今後的楚世昭在軍政方面會大放異彩,頗具才能,先前楚世昭提到的一些應對方案,也跟群臣們不謀而合,故此永晉帝認為楚世昭哪怕現在稍顯稚嫩,但說不定能拿出什麼好的法子,能給他帶來一些意外之喜。

 其他人看到四皇子楚世昭的到來,也是紛紛行禮,在永晉帝面前給足皇嗣面子。

 “老四,你來了。”永晉帝眉目朝著楚世昭望去,“如今這匈奴人氣焰滔天,駐防長安之事,你有什麼良策?”

 這一番話下來,杜知韞和韋彥兩人的神色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了變化。

 尤其是在韋彥看來,這四皇子楚世昭的年紀太小,國家大事怎麼能讓一個小兒參與議事。

 “武老將軍的意思是趁著匈奴人還沒有站穩陣線。”永晉帝沉吟片刻道:“先出城迎擊一番,挫挫對方的銳氣,要是得勝,說不定能立刻勸退匈奴人的攻勢。”

 永晉帝對武振的說法有所意動。

 作為皇帝,被動防守自然不討人喜歡,無論是誰都更喜歡掌握主動權,特別是皇帝這樣天性就身處優勢的人。

 像這樣只能防守,不能進攻的窩火之事,實在是難以容忍,再加上有很多戰事可以作為案例。

 類似於這種防守方人少,攻城方人多的局勢,防守方主動進攻反而會有意外之喜的例子更是不在少數。

 楚世昭大破王守義的十萬大軍,不正是靠著這一手轉攻為守,這才得以取勝的嗎?

 就是楚世昭的例子,讓永晉帝認為武振的想法不失為一種取勝的變數。

 而楚世昭怎麼也想不到,永晉帝傾向於武振的主張,是因為他在鄱陽之戰的激進決策。

 這完全就是生搬硬套了。

 楚世昭主動進攻,是他沒得選,再者鄱陽就不是長安,這地方是不好守的。

 長安跟鄱陽不同,他是大周王朝的國都,守是能守住的,而且主動出擊冒的風險跟鄱陽主動出擊冒的風險是一個概念?

 長安主動出擊,要是打輸了,基本亡國。

 鄱陽主動出擊,打輸了依舊是有微乎其微的迴旋之地,打贏了是大賺特賺,這是無本買賣。

 長安這邊主動出擊就是打贏了,最終的影響...還不是勸匈奴人退兵,又不可能全殲匈奴人這種機動性很強的兵種。

 仔細想想,這都是純搞。

 “兒臣以為,不可擅作主張,盲目出擊。”楚世昭搖了搖頭道:“長安是整個大周重中之重,父皇可曾想過,主動出擊導致守軍折損嚴重,長安會落得何等下場嗎?”

 “從得失來講,我們守,也是等待勤王部隊到來,勸退匈奴人的圍攻。”

 “我們攻,不也是想要逼著匈奴人退回去嗎?”

 “可我們

主動進攻,是會有被匈奴人吃掉的風險,一旦長安守軍空虛,那誰說得準匈奴人會不會直接打下長安?”

 “相反,我們固守長安,不主動出擊,匈奴人無法保證自己的糧草,等到勤王部隊聲勢浩蕩,他自當退去。”

 “因此,主張進攻之事,並不可取。”

 他這一說,頓時有人不滿了。

 “晉王的意思是,武老將軍還沒有你會打仗不成?”

 說話的人,正是王槐。

 事實上,到底是主動進攻還是固守長安,這都是選擇,很多人認為可以讓武振試上一試,也有很多人覺得沒必要去冒著風險去硬打。

 但是呢,微妙的地方就在於...楚世昭支持的,王槐一定反對。

 這就是派系之爭。

 王槐出列,如數家珍般地把武振過去的功績一一敘述,他這麼一說,反而有點像是楚世昭瞧不起武振這位老將軍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