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李言的感悟(一)
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需要個人的眼光和能力隨時調整,才使得社會的資源不會固定化,一直在流動中運行。
高度集中的皇權,對於贏政和劉徹這種雄才大略的戰爭狂人來說,就是如虎添翼,錦上添。可對於胡亥和劉弗陵這些剛剛長大的少年來說,就是殺人不見血的毒藥。
若是沒有這麼大的權力,若是他們身邊也有竇太后、王皇后、竇後主等,這樣的層層‘束縛’,也許他們還可以多活幾年,獲得成長所需的寶貴時間和歷練。
少年心性,面對限制,多是隻見其害而不見其利。
劉徹若是沒有竇太后的‘約束和保護’,恐怕他很難安然成長起來,更不用說接手權力、大展鴻圖了。光緒要是沒有慈禧的‘約束和保護’,更大的可能不是自由自在的飛翔,而是更早的殞落掉。
順治一直視多爾袞為眼中釘肉中刺,無一刻不想除之而後快,死後還要拋棺戮屍,發洩心中的仇恨。可多爾袞死後,他也沒做多少年的太平皇帝,也跟著去了。
這些是李言在權力核心打轉了幾十年,尤其是最近這半年接手大唐皇位,沉下心來開始治國後,才漸漸悟出的道理。這也是他縱容長孫皇后和海棠,也沒有強硬要求後宮不得干政的原因。
封藩王會致後世諸藩反叛,可不封藩王有可能連後世都不會有;縱容後宮干政,有可能會導致皇權衰落,可那些沒有後宮的人,王朝可能更加短暫。豢養太監外戚,會留下罵名,那些沒有太監和外戚的,國祚也不見得長遠。
歷史上的王朝覆亡,君主的死亡,都有著各種種樣的原因。有些因為昏庸而亡,有些反而因為勤勉而亡,有些皇帝的殞落,恰恰是因為他太過精明強幹、雄才大略,讓臣子們感到不安。
皇權和臣權就是一隻蹺蹺板,你強了我就弱,反過來,你弱了我自然會強,強大自己有時候就是消弱敵人。
所以,世上從來就沒有一勞永逸的絕對正確的模式,一切都要看具體情況對症
下藥的,這也是江山久遠傳承最大的障礙。
皇帝設計的模式再正確,也無法應對代代而出良莠不齊的君主們和複雜的現實局面。
高度集權,怕遇到庸主好大喜功,把江山給禍禍了;權力分散,養一大堆後宮、外戚、太監,又怕遇到英主,生生的給限制死了。
李言深深的嘆息一聲,世事多艱,萬難兩全啊!
隨後,李言又想到了自己的任務,想到了自己即將剷除的那些世家大族們,心中又有了些迷茫。世家大族是大唐建立的基石,同時也是限制皇帝集權的阻礙。
李言一直想的都是怎麼剷除他們,甚至在十幾年前就開始盤算了,在回到長安登基後,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為此做鋪墊。可是真的動轍大殺四方,看見滿地屍首的時候,李言又有些動搖了。
不是心慈手軟下不了那個狠手,而是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