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大唐與草原貿易體系的構建
“否則,不管大唐有多強大,能出多少兵,是永遠殺不光草原人的。只要有草原,就有牛羊馬匹,只要有牛羊馬匹,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騎兵產生。”
“殺之不絕,除之不盡。”
一席話說的李世民若有所思,就連房玄齡和李靖兩人也是啞口無言,不過想想,也有道理。
無論是中原還是草原,真正的戰場永遠不是士兵和刀槍,而是食物和生存。
李世民覺得李言所講的道理,似乎在哪裡聽過,仔細回想了一下,臉上帶著回憶之色:“朕在幾年之前,也聽過一個少年說過這樣的道理,看來你們對草原都有著深刻的瞭解,所得出的結論都是一樣的。”
李言臉色一僵,還好帶著面具,對方看不到臉色。
可不是嗎,也是自己說的.
李言已經儘量的換了一種方式,用孑然不同的角度講了出來,可道理都是一樣的,難怪李世民覺得熟悉。不過這一點點兒相似,不足以讓他懷疑到自己的身份。
衣袖中的手情不自禁的握了握,李言裝作好奇的樣子:“哦,是什麼人,他也來過草原嗎?”
李世民臉色沉重,情緒低落下來,搖了搖頭:“他比伱還小五六歲,可惜,已經身隕多時了”
而這番道理,房玄齡和李靖卻是頭回聽說,李言別開生面的從經濟角度詮釋了兩大民族之間的依存關係,和在此基礎之上所衍生出來的戰爭與和平。
讓兩人似乎看到了矛盾的深層次原因,都是隱入深思。一會兒緊皺眉頭,一會兒又臉色興奮。
這種獨特的視角對房玄齡這個大唐首席設計師而言,彷彿打開了腦中的枷鎖,格局一下變成空前的廣闊。
以前他對於治理江山和抵禦強敵的思考,幾乎都是用軍隊和戰爭的方式來理解的,信奉的就是兵權在手,天下我有。現在想想,戰爭不過是社會矛盾積累,達到不可調合程度後的必然產物。
而導致戰爭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民生和生存。
房玄齡感覺自己的理念幾乎完全被顛覆了,各種思維猶如火山噴發般湧現,似乎是抓住了社會發展的核心根本,房玄齡興奮的臉色漲紅,胸膛劇烈起伏。
良久,幾人平靜下來。
房玄齡整了整衣冠,然後恭恭敬敬的給李言行了一禮,腰身幾乎躬到了地上。
起身正色說道:“聖人言,朝聞道,夕死可矣。今日聽先生一席話,使玄齡受益良多,多謝先生教誨。”
李世民微微詫異,李靖卻微微一笑,他剛剛也像接受了一場思維風暴,對此很是理解。雖然沒有像房玄齡那樣正式,卻也是對李言拱了拱手,表示受教了。
李言大刺刺的坐著,屁股也沒有動一下,先進理念往往帶來社會的巨大進步。這一禮,李言可安然受之,不是自己有本事,是代後世為了社會發展而努力的人們承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