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襄陽事情的內情
反而還將自己的響銀和奉祿用來撫釁飛虎軍的遺孤,自己天天吃鹹菜度日,又沒有像一般的功臣那樣開衙建府,沒有起居八座,沒有三妻四妾,更沒有欺男霸女。
節衣縮食,勤儉持家,在李言看來,侯君集算得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將領了。
現在大唐還處在戰亂當中,諸將領兵在外出生入死的,為朝庭平亂,打下一塊又一塊江山,戰死傷殘者甚多。
眾人只看到大唐建立的光鮮,誰會去管那些在一場場的戰爭中獻出了生命的兒郎們,他們的家小又有誰去管?
而朝庭百費待興,又要對付突厥的連年入侵,並沒有能力一一撫卹到位。
做為將那些娃娃們送上戰場的將軍們,無論是誰,只要有些良心的,都不會孰視無睹。從侯君集的經歷可以知道,多數將領們都是從戰場上繳獲來彌補這一塊的不足。
遲德立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侯君集年齡大了,逐步要退出戰場,沒有了額外收穫,用什麼來管飛虎軍遺孤?
要知道這不是承平治久的和平
時期,是李氏代楊的關鍵時刻,正在打天下的亂世,前方將領冒功領賞、私吞繳獲,這算個什麼事兒?
李世民當將軍的時候,也沒少幹這種事情,武德皇帝手中的把柄抓了一大堆,大家心照不宣,從來也沒有哪個帝王會在打天下的時候和武將們計較這些,甚至都算不上罪過!
嚴刑峻法,清正廉潔,那是要到天下穩定了之後才幹的事情。
現在大家都這麼幹,朝庭要是太計較,還想要天下不要?而程蘊良不到三十歲,就是朝庭正四品的封疆大吏,可謂少年得意,就因為是李恪的門人,逮著侯君集的一點紕漏就往死裡幹,渾然不管和侯君集多年的配合融洽。
李言查過吏部的檔案,程蘊良沒有豪門大族和關隴世家的背景,之所以能當上襄陽刺吏,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唐朝初立,襄陽處在王世允和蕭銑勢力相交的地方。
雖然隋末這些大的反王們已經平定,但地方上依然還有很多的流兵亂匪佔山為王,對抗朝庭,襄陽就是其中之一。雖然被劃為大唐的領土,因為地方亂匪橫行,實際上並沒有控制在朝庭的手中。
所謂的襄陽刺史,不過是有名無實,是以朝中權貴沒人看得上,才便宜了程蘊良。後來襄陽漸漸穩定下來,成了一塊肥肉,朝中權貴的視線投了過去,程蘊良才被李恪看重。
而程蘊良此時也需要朝中有力的支持,不然這襄陽刺史的位置也坐不穩,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這才投入了蜀王門下。
若是沒有侯君集,丁節亂匪豁亂襄陽,哪兒有的安定環境讓程蘊良去治理,侯君集拼死拼活的平亂打下襄陽,然後程蘊良摘了桃子,不但不感念恩情,還為了一點戰場繳獲,將侯君集置於死地。
按理來說,侯君集是東宮的人,那襄陽也應該是東宮的勢力範圍,要挑桃子,也該李言來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