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進步
一切都是因為劉盈花了大力氣和資源去維持秦代的全國道路和水運體系。運載工具如四輪馬車和平底船的進步進一步提高了原有體系的運轉效率更令劉盈捨不得放手。
然而漢初的人口不足可不是後世隱匿人口的問題,而是字面意義上七國戰亂疊加秦末混戰殺滅了太多百姓,算上交通時間,劉盈治下的徭役足有每年四十天以上。人口不足時是沒有辦法採用募役法的,百姓出錢流民出力的前提是土地不足以容納過剩的人口產生無產的流民僱工。而徭役制度的過度使用則很容易導致自耕農的破產,農時難以維持,餘糧不足等問題頻發。隋朝其實就亡於濫用民力,秦朝滅亡,過度的徭役也要佔據相當比例的責任。
劉盈敢這麼玩一方面是有蕭何在,老劉前世鎮壓各地諸侯王的最後幾年,平均徭役時數都拉到六十天以上了,居然被蕭何把這盤子撐了下來。賢相簡直不要太離譜,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的區別就在於此了。而此世鎮壓叛亂的效率是提升了的,各地叛亂的損失在快速的鎮壓下也被削減到了相當低的水平。
另一方面就是伴隨著曲轅犁壟作法堆肥輪作等農業技術進步,土地畝產取得了較大的提升,單位勞動力糧食產量自然隨之提高。
劉盈藉助類似屯田的手段又在稅收之外匯集了大量糧食,通過絲綢鹽鐵等國營工業手動操作工農業剪刀差,迅速拉昇壓低糧價坑慘了喜好收集糧食的豪強,還把部分倉庫拿出去做糧食期貨交易,通過技術保證的低損耗率和減緩呼吸作用延長糧食保質期等手段誘使豪強們將糧食存入官營倉庫,在家多屯點糧食兌換票據或是錢幣就好了。
這部分存糧劉盈自然是不可能只收個保管費就算的,自然不免有些挪用和轉移。封建社會地主存糧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金融工具,用來放貸壓迫百姓的比例並不會低於備荒用糧,尤其是漢朝較之唐宋相當低劣的倉庫營造運營能力,年均價損貨損超過20%的儲蓄向來不為人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