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焦慮
“但遣千餘眾出寨,即可破之。”
扶余昌聽出了這青年將軍的爭功之意,這些王族遠支身上,總是帶著一種盲目的自信。
他神色不動,只緩緩同這小將道。
“此必周羅睺誘我之謀,若必欲擊之,必遣全軍出營,一鼓而下,方不使其兵得我交戰之間隙。”
“若只一千軍出,與陳人相持既久,周羅睺伏兵必自山林出。”
“我雖不知其伏兵在何處,唯知千人出戰,必敗矣。”
在戰前,扶余昌將周羅睺過往的戰例研究了許久,對他的心理防備已經到了扭曲的程度。
此時他自覺得計,加上又有睡眠不足帶來的暴躁情緒,當下決議要全軍盡出,速滅當面陳軍。
左右將率雖覺不妥,但而今營中皆是王室嫡系,誰也不願意去觸鞬吉支的黴頭。
畢竟嫡系之所以是嫡系,第一條,便是要懂得迎合上意。
於是,扶余昌親披衣甲,盡發營中三千兵出寨。
他要親自打贏這場百濟東征的第一仗!
————
天嘉七年八月二十一。
都督周羅睺使將軍吳惠覺出安羅城,臨百濟王營寨,縱火以誘其兵出。
百濟王畏陳軍,悉其營兵三千出擊。
時吳惠覺年二十,未通軍略,麾下兵只七八百,見百濟兵多,生急智,置柴草十數團,燃火以為屏障。
又以車為牆,且戰且守,引兵退至河南岸百步處。
時安羅城與百濟營寨隔河而望,安羅城在北,百濟營在南。
百濟立營壘距河約五百步,此時河水深,渡河需用舟船。
親近皆謂吳惠覺當渡河守城,吳惠覺不然,令南岸舟船十餘艘皆向北岸,以示決死之志。
將士知將軍有必死之心,又知援軍即刻至,皆死戰。
百濟王引兵出擊,數被火堆、車牆阻擾,以三千擊七百,自午至未,戰有五刻而不能克。
百濟王於是大怒,領近衛親兵四百人臨前陣,必要一鼓而破之。
“嗖”
一支重箭自百濟陣中射來,穿透一片單薄的木板,砸在吳惠覺胸前的鎧甲之上,引得他心臟一陣狂跳。
一個少年軍士將他拉到身後,用身體將他掩住,對他道。
“將軍,百濟王旗已到近前,他們或是要大舉來攻了,將軍且快往後陣暫避。”
吳惠覺沒有立即答話,他只是偏過頭,讓目光越過少年的肩膀,穿過“車牆”的間隙,落在百步之外的百濟兵身上。
“嗖”
又是一支羽箭射來,擦過他的耳畔。
老實說,在經歷了初上戰場的惶恐之後,吳惠覺竟然開始有些沉迷於這種同死神擦肩而過的感覺了。
他將那插在身後木柵之上的箭矢拔下,回正了腦袋,衝眼前的少年笑道。
“我認得你,淮北孤兒,劉七郎。”
“今歲捕奴,你私放小奴一人,被罰以一奴奉公。”
他見這少年聞言痴愣,面上笑意未改,繼續道。
“那小奴甚可憐,我亦有心縱之,然而法無信不立,我等遠在異域,萬事常有不得不為。”
“此間戰罷,我送你一奴,如何?”
少年聞言並未見喜,他從懷中掏出一尊小佛像來,他道。
“只願此戰之後,平州再無兵戈。”
遠處,百濟王的大旗映著火光捲動,百濟的兵士已經開始列陣,即將衝鋒。
吳惠覺沒去管對面的動作,他已向麾下的隊主交待了後事與佈置。
若是周都督的大軍再不趕來,他便是同了這些相熟的軍士一起戰沒於此,亦好。
他將劉七郎的那尊佛像要來,掏出一塊絲緞,替那佛像擦去了汙漬。
伴著耳畔越來越近的腳步聲,他向這少年,從容言道。
“我叫惠覺
,家中比你,更信佛道。”
他將佛像還給少年,將一杆長矛握在手中,伸出車牆之外。
此時,百濟兵只在四十步外了。
劉七郎見他舉動,亦是將長矛舉起,伸出牆外,耳畔卻聽得將軍言道。
“我家中累世將帥,殺傷甚眾,是以我阿父名我惠覺,欲使我但通文學,勿造殺業。”
“然而佛法雖好,我命亦重,今日生死之際,不可猶豫,我為七郎先殺之。”
吳惠覺的話,實是說給自己聽的。
他不想懦弱而死。
雙手舉握長矛用力前刺。
他感到了長矛刺破肉體的阻力,他看到了敵手面目的扭曲,他聽到了對面痛苦嘶吼的聲音。
他的淚水順著眼眶流下。
百濟軍士斬斷了他長矛,向他逼迫而來。
下一刻,那軍士便死在了劉七郎的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