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四章 北京支持
我們的噴水織機賣的不錯,有了資金,縣裡支持我們發展,這就有了政策。圍繞著機械生產,我們吞併了縣裡的農機廠……
後來,我們為了延長產業鏈路,掌握紡織從源頭到末端成品的全部,最大可能的實現利潤最大化,解決源頭的化纖問題,我們吞併了化工廠,解決機械生產的材料要求,我們吞併了鋼鐵廠、銅鋁等原料加工等工廠,解決末端的成品問題,我們吞併了鞋服廠、造紙廠。
如此整個鏈路進行協同發展,我們的化纖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研究出了新材料。我們的鋼鐵銅鋁在各種參數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的紡織機械的性能正縮小著跟外國產品的差距。
我們可以產出需要的各種紡織品,我可以肯定的說,只要世界上有的,沒有我們產不出來的紡織品,有的只是成本與盈利方面的考量。
事實上單靠紡織鏈路的發展,只要發展個十年八年,養活我們縣裡的二十六萬人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只不過我們不是國外的資本家,我們是縣裡的全民所有制公司,我們的一切,都是為了全縣的人民。我們不可能單一的發展紡織業,而忽視了人民的其他需求。
同時也是居安思危,我們要防備紡織業不賺錢,直接影響了全縣的生計。所以我們要有危機意識,多條腿走路,全行業發展。
所以我們縣裡的各種工廠都不只是為紡織業服務,如同鋼鐵廠等,我們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富餘的產能會售出,賺更多的錢。我們為了縣裡人的吃肉、吃糖、吃水果的問題,發展了養殖廠、種植園、肉食廠、罐頭廠。
為了解決醫療,我們請了市裡、省裡的專家,定期來到縣裡培訓、做手術,我們的賺來的外匯,第一年全部上繳,去年留存了一些外匯,卻是全都引進了外國的醫療設備,醫療器械。
同時為了給人民提供職工住房,我們大力發展建築……
而在民生所繫的農業問題上,我們縣裡已經具備了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近兩年,水利是我們除了職工房投入最大的,構建了好幾個引水工程,已經覆蓋了縣裡一半的乾旱地區。
我們也一直都沒有放棄農機的研究、生產,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在設計上的突破,以及在材料上的突破,我們已經可以生產小型、大型的各功能的農機,已經擴大了生產規模。預計五年以內,實現全縣的農業機械化。
這也涉及到我們縣裡的農業發展模式的路線,前年小崗村包乾到戶,去年我們縣裡的一個叫小雷家的村子也給村裡人分了田。
我們給小雷家多派了一些農機,再加上村中的勞動力參與縣裡的公共建設,以及我們廠裡的職工房建設,雖說沒有我們職工的工資、待遇更好,但卻比以前好了不少。
縣裡其他的村子都看在眼裡,可以說是人心思動了。一時的,都嚷嚷著要分地。他們不想別的,只想地屬於自己家,這當然是好事兒。可事實情況是,誰家的人多,誰家的地就多。分地以後出生的孩子就沒地。
或許國家的計劃生育便是為了考慮這一點,以後生的孩子少了,地也就夠了。同時也可以留出充足的時間,發展工商業。
但國家的情況我們操不上心,縣裡的情況卻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三年來,不斷的從農村吸收人口進城做職工,出來的人不再參與村裡的分配,農村人口的人均所得已經大大提高。
而我們縣裡的總體規劃是吸收全部的農村人口,使全縣人民都成為職工。
所以在去年十一月,我們縣裡專門開會研討。最終決定除小雷家以外,不再實行包乾到戶,而是由我們的晉陵集團成立相關的農業公司,將全縣的土地收歸國有,統一進行耕種。
屆時耕種的職工,是由原本農戶轉任,教他們精細化種植,公司成立相關的農業研究項目組,進行針對性的各種研究,以及預防病蟲害等等。公司給職工發工資、補貼,發放職工房。忙時在地裡,閒時在城裡……
一切由晉陵集團承擔,他們不必擔心收成的問題,不用擔心養老,還會有著豐富的娛樂活動。目前我們縣城有三家戲院,三家影院……
我們在福利這一塊,也給到了人民照顧,如孤寡、殘疾、工傷、英烈家屬、功臣之家等等,全都有補貼。
目前我們晉陵集團有近四萬職工,等到水、火電廠建造完畢,組網成功,解決了用電問題,我們的發展將再一次提速……
到了那時候,我們就算是初步的達成社會主義……”
王言講了很多,比在大學之中講的要更多的多,晉陵的情況當然是主要的部分,從頭說到了尾,他還穿插了對未來的技術發展的預測,展望了晉陵今後要實現產業升級、產業轉移,將高利潤的留在晉陵,低利潤的遷到它處,大力發展新技術,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一直說了兩個小時,這才結束了這一次的彙報。
這會是專門給他開的,就是知道他演講的好,對當今世界、國內的改革,都有著獨到的看法,之前他的演講都被整理成文字,得到了首長們的肯定,甚至不少話都上了內參。
所以藉著他這次進京的機會,首長們抽出了一些時間,專門要他來做個報告,讓他好好的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