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施 作品

第850章 袁紹主冀州

故,配以為,主公莫不如送冀州與袁紹,既不傷和氣,又免刀兵相見自傷元氣,勿與王賊可趁之機。袁紹主冀州,主公尚可活,王賊下冀州,主公必死無疑,公孫瓚之下場便是前車之鑑,主公思之慎之啊……”

如此形勢,打眼一看就知道誰是心向袁紹的,韓馥臉更綠了。

所以讓他殺袁紹,他不敢,讓他跟袁紹幹,他沒信心,可要是把冀州讓給袁紹,他又不甘心。

一番吵嚷之後,袁紹猶疑半天,終究咬了咬牙,拍了板:“傳吾軍令,即刻整軍,顏良領前軍……明日三更造飯,兵進高邑。”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他的對手是袁紹,若是換成王言,那絕對是兩碼事兒。必定是文武同力,上下齊心,要人有人,要糧有糧,一心一意,硬幹王賊。

一開始投老曹,很長一段時間中,他都屬於偏將,一部的二三把手。一點點的,老曹手下能打的也沒的差不多了,他上了位,成了獨領軍隊作戰的主將。這就是能活的好處。

“容後再議!”

似乎兩千年後的一些掌權者也是如此,儘管他們口號喊的十分響亮……

與此同時,高邑知道了張郃沒幹過顏良,只能拒守。駐紮徐水、霸縣兩地的軍隊又不能動,一時間,全是勸韓馥獻冀州投降的。

之前兵據王賊,那都是拜王賊太兇所賜,冀州豪族、官吏也怕王言殺他們,這才能拉出來五萬大軍。但要是跟袁紹打,他本部也就是那麼兩萬兵力,甚至可能還有人帶隊投降的。

袁紹好謀無斷,能下這個決定倒也不困難。無斷,是在重大抉擇的時候。雖然現在也很重大,但相對來說,他也沒有更多的選擇。

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手下思想統一,現在除了出兵也沒有別的路可選。二是他也看不上韓馥,這種決斷沒難度。

當然那是在之前,他沒有跟王賊接觸過,現在看到了王賊手下精兵模樣,雖然也有這個想法,但是短時間內,他絕對不好使,不過戰略肯定還是這個戰略。

情況是這麼個情況,但是審配講出來那就不對了,他也是堂堂一個冀州牧,他不要面子的嗎?

我謀既顯,亦不足為慮。莫說冀州豪強,便是天下豪強,莫不心向袁氏。主公可興堂皇義師,徑往高邑而去。韓馥既猶疑不決,主公便幫其決斷。今人心向我,大勢在我,所過之處,必望風來投,韓馥必獻冀州。縱然不獻,有顏、文二位將軍,亦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冀州可立定矣。”

事情的進展並不出所料,袁紹大軍過處,根本就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幾乎一路平趟。後來顏良遇到了張郃率軍阻擊,兩人鬥將,打了幾十合沒幹過顏良,領軍退守相據。

“現今正處秋收之時,有農學博士推廣耕作之法,改良良種,遼地又是大熟,幽州產糧亦比往年豐盈些許,待秋收過後,將軍可是要用兵幷州?”

消息傳出,正在打黃巾的曹操立馬聯繫昔日的老大,再續情誼。而在徐州研究著如何成大事,暫時給陶謙打工的劉備,不由的生出了一種緊迫感,但是毫無辦法。也只能是壓下心中的焦躁,繼續結交著徐州豪族……

他的失敗,也正是源於冀州豪族的放棄,在這一點上,袁紹這個袁氏庶出要比韓馥更得豪族人心,畢竟袁氏四世三公,差不多算是東漢豪族之首,這種影響力是十分可怕的。

況北有王賊虎視,若兩家相爭,漁利者必王賊也,彼乃大漢反賊,斷不能任其漁利。主公能安坐於此,皆王賊初得幽州,民不聊生須恤民力,不然王賊早已興兵南下。其於遼東深耕多年,物廣民豐,兵甲齊備。前翻徐水、霸縣對峙,已見其麾下之軍,行止有度,軍紀嚴明,若果真交戰,主公絕非王賊之敵。

“袁紹少時豪結四海,有任俠之氣,救危扶難,素有名望,此不足怪。”王言笑呵呵的搖頭,“如此也好,未見大戰,留存許多民力。今優勢在我,其必專心發展,圖我幽、遼之地,穩定後方,徐圖南下。吾等亦要時間發展,甚好。”

此言一出,獲得了場內眾人的一致認可,尤其顏良文丑二人更是喊著請戰的話,他們本就為自己的無敵武勇驕傲,打仗有功勞,他們當然嗷嗷叫。能顯示出武將價值的,唯有打仗,打大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