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驕——第三十章:一代天驕(2)
李文革提出了另外一個建議,根據這個建議,節度參軍處於七天後向長史書房提交了另外一個方案。
這就是如今在慶州通行了將近半年的《延慶宥夏鹽靈河諸州農社札子》。
這個札子的主要內容,是允許各縣縣城以外所有以農耕為營生主業的村落、集市、鄔壁、流民安置營等人口聚居區結社,百戶以下的聚居區,可結為村社,諸戶以名下田土、農具、牛馬等抵押入股,每年收成十成中的一成提出來上繳村社,作為贖回抵押之股本,每年生息二分,十二年後不必再繳納收成,坐享股權之利。村社則平日裡負責為社東們購買種糧,調辦肥料,打井,興修小規模的水利設施,收成之際代理社東出售自家吃不了的糧食,稍有餘力的村社還可以開墾荒地,飼養家畜,受益每年按照四成為社東分利,六成收入公中,以擴大生產。
村社成員稱社東,全體社東組成村社之議事會,稱之為“東事會”,東事會每年一會,推舉出知事一,同知事六,村社知事由官府授予正九品下登仕郎散秩,同知事則按照入股抵押比例授官,股本較厚的三名同知事授予從九品上文林郎散秩,較薄的三人授予從九品下將仕郎散秩。
東事會可任一名社東為村社執事,執掌村社執司,打理經營村社事務,執事不得兼任知事或同知事;執事可以提名六名社東出任司事,一曰司簿、二曰司墾、三曰司耕、四曰司易、五曰司丁、六曰司勾,經知事和同知事合議允准,司事不得兼任知事或同知事。農社知事可提名六名社東為農社檢事,經與同知事合議允准,檢事不得兼任知事或同知事,六名檢事組成村社檢事會,按年度對執司賬目收支進行審核點驗,檢事會有權向知事會彈劾司事,有權向東事會彈劾執事。
村社執司可僱傭長工或短工用於日常經營生產。
村社之外,縣治等相對比較大的人口聚居區還可以酌情設立鄉社,一般戶口達到五百戶以上,便基本符合設立鄉社的標準。鄉社的規制結構與村社大致相仿,只不過鄉社東事會的知事被授予的是正八品下徵事郎,同知事多達八人,股本較厚的四名同知事授予從八品上承奉郎散秩,較薄的四人授予從八品下承務郎散秩。鄉社的執司設兩名執事使,分司左右,設執事六,一曰執簿、二曰執墾、三曰執牧、四曰執易、五曰執丁、六曰執勾。鄉社的檢事會有八名檢事。
在這個方案中,無論村社還是鄉社,無論是執事、司事還是檢事,甚至是執事使,都是不授官的,只有知事和同知事才會被授予散秩官職,散秩官職沒有俸祿,不錄資序,但出入可以穿官服,在任期間免徵兵役,參加科舉可以免初試。
這個方案較之秦固和長史書房提出的設戶政科的建議最大的變化就是基層自治的意味更濃,李文革承認地方宗族的自治權,甚至還相應允許他們分享部分政治權利,這一點恰恰是延州的文官集團最為警惕的。
因此這一方案在剛剛自豪門大族手中奪取了治權不久的延州文官階層中引發了許多爭議,節度府內部的爭論也始終沒有止歇過,因此這一制度迄今為止都還未能在延州這個西北政治軍事中心推行,反倒是夏州的呂端和慶州的高紹元搶了先手,這兩個人以州署判官的名義先後簽署了這個札子,使得這個札子在慶夏兩州率先成為了正式的州命。
這個姓冉的方臉漢子,便是樂蟠縣通遠寨的同知事,身上帶著文林郎散秩,大號叫做冉傕,粗通文墨,略知詩書,今年三月和謝昰一道通過縣裡初試參加了延州的春闈,可惜在複試的時候雙雙落榜。
冉傕雖然當官的心思很熱,家中卻好歹有著兩百畝薄田,即便當不上官,一時間也不愁生計,倒是謝昰本來指望著能夠通過春闈複試在延州謀個一官半職,如今卻無法指望了,同在通遠寨為社東,謝昰家中田地不過十畝,就在社東之中都算是一貧如洗的,勉強餬口罷了,因此複試落榜,冉傕無所謂,他卻頗有些失落。
謝昰望著遠遠走進大門的一個長衫少年,輕聲道:“寧三郎也來了……”
冉傕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訝然道:“果然,高太守將咱們這些落了地的草雞都招來州署,卻不知為了何事?”
……
看著面前那一堆一堆新鮮得還冒著熱氣的馬糞,趙匡胤臉上的神色變得越發的凝重了。
他帶著八百名騎兵,一人三馬,已經在這山區追逐了整整三日了。
那日御帳議事,柴榮親口將閃擊太原的頭功許給了他,
從全軍挑選了這八百名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又將樊愛能和何徽麾下的戰馬都撥給了他,在旁人看來,這是極大的榮耀,更是潛在帝心的寵眷。
劉家已經戰敗,潰兵奔逃於野,根本對趙匡胤這八百人的騎兵大隊造不成任何威脅,只要能搶在前面逼近太原,不給太原城中留守的劉承佑絲毫的準備時間,說不定一舉破城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