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第二十一章:銀綏線(6)
“呸——真他孃的難吃!”
沈宸不顧細封敏達譏諷的目光,一口吐出了口中已經嚼了半刻鐘卻仍然是一塊囫圇物事的乾肉筋,不滿地揉著腮幫子嘟囔道。為了以身作表率,這位八路軍檢校都虞侯使適才當著數百慶州兵的面大口大口啃食了一大塊肉乾,此刻整個胃似乎都在痙攣作痛。
吃慣了糧食作物的胃,消化起這種草原部落乾糧食物來確實有些吃力。
“漢人就是嬌氣!有得吃總比沒得吃要好,野外襲擾偵查,兩三天沒有東西吃是家常便飯,想要成為好的斥候,這是頭一關,拓跋家的鷂子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細封敏達嘴角輕輕上挑著道。
沈宸輕輕嘆了口氣,他也知道此番李文革為何一定要將士兵們攜帶的口糧由乾糧改為肉乾,只是知道歸知道,迥然不同的生活習性還是讓他對這沒油沒鹽沒滋沒味的幹羊肉難以下嚥。
他看著遠處默默進食的戰士們,輕輕嘆息著坐倒下來,仰頭約略辨認了一下太陽的方向,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十字。
細封敏達一語不發地看著沈宸在兩條十字線的四端標上了、n、e、s四個英文字母,然後開始在十字線左上方標示地點測算方位距離。
“這些彎彎曲曲的大食文字真的便這麼有用?比你們漢人的天干地支還好使?”細封敏達問道。
目前阿拉伯數字和一些簡單的英文字母雖然已經開始在軍官中普及,但是用慣了方塊字地軍中秀才們還是很難接受,因為這個緣故。李文革軍中目前通用的座標標示方法還是天干地支標示法,為了計算方便,阿拉伯數字被強制推廣,儘管目前很多軍官私下裡往往將阿里拉伯數字換算成漢字再進行計算使得這種強制推廣名存實亡,但李文革還是堅持這一政策,理論和技術的革新往往不是一代人的事情。李文革在期待著若干年后豐林的數算專業學童們肄業——那將為他的軍事改革和技術變革注入新地血液。
對於英文字母,李文革就不強求了,這門李文革自己也並不是很擅長的未來的外語作為語言而言並不是非常出色,但是二十六個字母作為計算工具卻是很有用的。在八路軍的高級將領和參謀軍官中,只有沈宸和秦浩然敏銳地感受到了這一點,自覺地在計算和測量中使用這些彎彎曲曲的符號。
“瞧著吧,終有一日。這些文字會在軍中通用。到時候不懂這些文字,便算不得好斥候!”沈宸一面低頭描畫著一面微笑回敬了細封敏達一句。
細封不屑地哼了一聲,顯然是不信。
一聲尖銳的哨子聲響起,沈宸和細封頓時抬頭同時站起身型,警惕地望著東面山坡上負責望警戒地那個崗哨以及其身旁那棵早已被砍斷只是被勉強靠在山崖斷坡上地小樹。
過了良久,那個崗哨並沒有放倒小樹,而是揮舞著雙臂做出了一個“安全”的手勢,兩個人這才放下心來,重新坐了下來。
少頃,一匹馬承馱著一個斥候軍官沿著山谷轉進了山來。
沈宸覷著眼睛望了望。認出此人名叫白定興。現任騎兵隊正,仁勇校尉。
白定興來在兩人左近,翻身跳下了馬,平胸行禮後以疲憊卻仍然乾脆利落的聲調報告道:“東北方向,甲子,十里,安全!”
沈宸默默地聽著。在自己畫的草圖上節選出兩個座標。框定了一個範圍,搓著嘴唇緊鎖眉頭思索著。
細封敏達卻並不似他般猶豫。站起身道:“饒過這座山便轉向東,我們現在距統萬城距離當在百里之內了……”
“你確定嗎?”沈宸抬起頭盯著細封敏達問道。
“這一帶沒來過,不過再往前靠近一點,我應當可以認得!”細封敏達環顧著四周答道。
沈宸輕輕搖頭,伸手捏起一把幹松的黃色土壤用手指細細捻著,道:“山中道路崎嶇,我們走不了直線,這兩天我總覺得越走越不對勁。”
細封敏達皺起眉頭問道:“哪裡不對勁?”
“統萬城最干係重大的地利是什麼?”沈宸反問道。
“喀司乞略河!你們漢人叫無定河!”細封答道。
沈宸點了點頭,繼續問道:“無定河在夏州境內是有支流的吧?”
細封敏達有些不耐煩:“那是自然,河流分岔的地方才有草場和肥沃的土地,才能夠建設城鎮,這是常識,無定河在統萬城東面分為烏水和紅柳河,是先有這兩條河,後才有的統萬城。”
沈宸點了點地面:“就是這個,我們到現在為止也不曾找到這條紅柳河……越過長澤之後,我們就一直保持著向東北地行軍方向,可是都三天了,紅柳河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