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室廢人 作品

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第二十章:向北(3)

 因此這場北伐戰爭並不僅僅是八路軍自己地軍事行動,這是一場三家聯軍共同作戰的戰爭,是一場牽扯到四個州郡(如今增加了慶州)、單方面動員兵力達萬人級別規模地戰爭。

 此次北伐應該會參與戰鬥的折家兵應該有五千人之多。其中三千在延州方向,另外兩千來自府州方向;參戰地八路軍將近三千人。參戰的楊家軍將近三千人,再加上那些八路軍附屬的廂兵部隊。三家同盟此番基本上能夠做到動員一萬四千人以上的兵力,相對於內憂外困的拓跋家,在兵力上已經具備了絕對優勢。

 就在前幾天,豐林山方面快馬送來了沈宸制定的北伐計劃。在那個計劃裡,沈宸建議將南北兩個戰場分為兩個戰區,分別進行統一指揮。其中南線的行動將由李文革親自指揮統帥。

 折御卿對沈宸頗有點不大服氣,在他看來,這個出身下級軍官的大頭兵無論是軍事兵法還是戰鬥經驗都不能與自己相比,雖說自從李文革崛起以來此人一直是軍中頭號悍將。在蘆子關攻防戰和銀州之戰當中都有不俗表現,但那畢竟不是正經陣戰,取巧弄險的味道過於濃厚。在將道世家出身的折御卿看來,沈宸做個隊正或者指揮還算稱職,但是做到延安團指揮使檢校八路軍都虞侯使,這個大兵實在是小材大用了。

 李文革麾下,也確實沒有幾個合用地人才。

 因此折御卿足足花費了五天工夫,食宿都在虞侯曹的臨時駐地,在手下及名軍官的幫助配合下,總算做出了一份新的作戰計劃出來。

 自幼就在軍中打磨。不知和契丹鐵騎見過多少次陣仗的折御卿自信,自己這套方略比起沈宸草草畫就的那一套,其精細老道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是父親親自籌劃,也不過如此而已。

 一份一萬兩千餘字的方略,雖然不算什麼華美壯麗的好文章,但僅就如何應對規避敵軍騎兵偵查騷擾一項便詳細列出了十八條應對之策,其餘各軍行進路線、正奇搭配策應、營盤設置地點、糧道護衛、重型攻城器械編組、各部隊間聯絡呼應等等無不詳盡。折御卿自信。李文革看了自己的方略之後,沈宸拿出的那不到一千八百字地籌案就基本上可以當做草紙扔掉了。

 然而他站在那裡足足站了有小半個時辰,李文革卻始終一言未發,看著他的方略只管皺眉。

 相識時間也算不短,折御卿知道這位大將軍雖然是奴隸出身,卻還算識文斷字,自己這篇方略不至看不懂,卻不知他究竟有何不滿。

 又過了半晌。李文革總算把方略放下了,抬起眼睛面無表情地看著折御卿,輕輕問道:“你和沈宸一樣,都將魏平關方向作為主攻方向,理由呢?”

 “綏州一面依山一面傍水。有水運之利。主力糧道無虞被敵偷襲截斷,有山巒阻隔。便於我軍設立探馬斥候崗哨,監視山間道路,敵軍主力騎兵皆在山巒以西,調動增援只能通過幾條山間小路,我軍大部為步軍,方便設伏攔截。綏州城池低矮,城防破敗,城中兵力不過數百,我軍使用攻城器械,若要破城,旦日可下,若要打援,可頓兵圍城,以逸待勞,擇地破敵。”

 折御卿說得極為流暢,這是他反覆考慮了良久的事情,也在方略中詳細闡述了利弊,他相信說服力已經足夠。

 “出兵綏州,圍城打援,在這一點上你和沈宸想得一模一樣。看來這一點似無可爭議!”李文革淡淡地道。

 折御卿愣了一下,他沒看過沈宸的方略,不過聽李文革的口氣,似乎並不覺得自己的方略比沈宸的更加高明。他咬了咬牙,道:“大將軍,南線攻綏州,北線家父與楊火山合兵攻銀州,南北同時發動,相互間呼應不過兩百餘里的距離,敵兵若來,足可一鼓聚殲之!”

 李文革點點頭:“我明白,南面包圍綏州,北線攻打銀州,平夏部地東半部就為我所有了!況且我們是客軍,如能在綏州城下以逸待勞,自然是反客為主的妙計!”他頓了頓,道:“不過你這篇方略洋洋灑灑上萬幾字,條分縷析說得明白透徹,卻不知要將這一戰的終點設置在何處?”

 折御卿一愣。

 “敢問大將軍。何謂戰爭之終點?”

 李文革一笑:“就是這一戰當於何時結束,結束在何地?”

 折御卿愣了半晌。脫口道:“大將軍,軍事瞬息萬變,決戰之所要臨機擇地,此事卻是無法預先設定地。然則此戰不為奪地,徹底打垮党項八部,斬滅其所部能戰之兵,使其兩三年內再無擾掠南北州縣之力,這當

是此戰重中之重!”

 “不以城池劃界,殲滅其有生力量,這個思路是對頭的!”李文革點著頭肯定道。

 隨即。他嘆了口氣:“若是幾日前拿到你這個方略,我說不定當即就用了!”

 他站起身,自案子上拿起一張白簡,遞給折御卿道:“你自己看!”

 折御卿一頭霧水地接過了那張白簡,低著頭看了半晌,抬起頭不能置信地道:“馮家不至如此愚蠢吧?”

 李文革苦笑:“若是馮暉還活著,自然不至於,可是如今靈州話事者是馮繼業,諸事就很難說了。拓跋家只要許下三千匹馬,馮繼業鋌而走險又有何不可?皇帝至今還壓著他地旌節不授。就是我,易地而處也要生怨!”折御卿腦子裡飛快地思索著:“若是我軍北出魏平之際馮家軍大舉東來,延州雖然未必有事,慶州局面糜爛卻是不可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