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第十六章:國之根本(2)
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光義、韓重贇、王政忠……
第一輪酒下來,李文革便有些招架不住了。
趙匡胤這所謂的“義社十兄弟”基本上全都是軍方背景,其中目前職位最高的李繼勳已經做到了禁軍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其次便是唐末盧龍軍節度使燕王劉仁恭的嫡孫劉光義,現任侍衛親軍龍捷右廂都指揮使,未來將在陳橋兵變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石守信在他手下擔任擔任侍衛親軍親衛都虞侯,另外一個兵變的重要角色王審琦現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論官位排在王審琦後面的便是趙匡胤,擔任殿前司東西班殿直,和其同品秩的乃是義社十兄弟的大哥楊光義,現任東西班承旨,在他之後是韓重贇,現在擔任東頭供奉官,還有三個人的官銜也都在八九品之列,劉慶義任左侍禁,劉守忠任右班殿直,王政忠地位最低,任左班借直承天門執戟,那天大朝,站在承天門外看大門的便有他。
從這十個人身上,李文革幾乎一下子便了解了趙匡胤為什麼在短短七年後便能夠黃袍加身成為天子。郭威和柴榮幾乎將天下全部的兵權都集中在了殿前、侍衛兩軍,而趙匡胤的黨羽爪牙卻早在大周建國之初便已經滲透進了禁軍的各個階層。
柴榮雖然天縱英才,卻畢竟沒有在軍隊的基層呆過太多時間,這大概便是他未來能夠對趙匡胤推心置腹的根本原因了。若是換了在軍隊中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從軍頭一步步走上皇帝寶座地郭威,恐怕趙匡胤絕沒有得手地機會吧!
這些未來將主宰天下命運的強人集中在一張桌子上向自己輪流敬酒。李文革在暗爽之餘。剩下的便只有苦笑了。
趙匡胤果然是信人,奔波了將近二十個時辰,他卻絲毫不叫苦,在交旨後果然守約親自到界北巷館驛接了李文革一道前往鐵屑樓赴宴。
十兄弟當中此刻雖然也不乏職權相對比較重的,比如劉光義和李繼勳,都是四品大將,石守信王審琦都是五品;但是和李文革一比。這些人的官銜便都顯得有些輕飄飄的了。李文革的年紀在十個人當中只比楊光義和石守信略小,與李繼勳同歲,但是他此刻地身份已經是加府衛大將軍銜的節度使。即便不算那個檢校太保的虛銜。也是李繼勳這種禁軍中地散員都指揮使所無法比擬地。
因此一上來,眾人自然而然請李文革坐了首座,他稍稍客氣了一番便領受了。隨即趙匡胤便一個一個為他介紹席間的各位兄弟。
等到一輪介紹完畢,趙匡胤拉過了一個充其量不過十來歲出頭的少年,這少年生得唇紅齒白,身材修長,臉上總帶著一股淡淡地書卷氣。兩隻眼睛裡精光外溢,見之使人望俗。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幾乎可以斷定,這孩子只要沒甚麼大病大災,等到成人一定是個罕見的帥哥。
“大將軍,這是舍弟匡義,也是家父家母的心頭肉寶貝疙瘩,聰明之極,莫看他小,讀的書已經比卑職多了。此番聽說卑職今日和兄弟們在此宴請大將軍,說甚麼也要跟來,一睹大將軍的風姿神采,卑職拗不過他,便帶他來了,大將軍請莫怪……”
趙匡義……
李文革尷尬地笑了笑,忍不住多打量了這孩子兩眼,卻見他不卑不亢地躬了躬身子,抱拳為禮道:“匡義久仰大將軍威名,好生敬慕,請大將軍受匡義一禮……”
規規矩矩,似模似樣……
李文革心中百感交集,看著這個三十年後幾乎一手葬送了中原王朝北伐大業地少年,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有心叮囑他兩句,場合卻又不合適,只得咧著嘴笑笑,道:“果然是個聰明的少年郎,日後前程,當不可限量。”
趙匡胤拍著弟弟地頭哈哈大笑道:“不瞞大將軍說,有人給我們兄弟卜過卦,我這兄弟的前程遠在我之上。那人說我雖然能夠飛黃騰達,躋身朱紫,卻終歸不過偏裨之位;我這兄弟卻是大器早成,三十歲前必然封公拜相,貴不可言。老趙家這點風水,全都寄居在這小子身上了!”
李文革笑了笑,心說三十歲前封公拜相,趙匡義確實做到了,不過,那全是拜託你趙老大所賜吧。若不是你做了皇帝,這麼個小孩子怎麼可能位列臺閣?
他神色一正道:“元朗老弟,這個先生算得不準,你的命格其實極旺,雖然眼下暫時看不出來,不過有一點文革還不會看錯,你日後的成就必在我之上,不超過三十歲,元朗必掌旌節!”
這句話令趙匡胤頓時又驚又喜:“大將軍還會看相?”
李文革搖了搖頭:“卜卦算命,我雖並不排斥,自己卻不會,我說你的命格極旺,並不是陰陽之言。”
見趙匡胤不解,李文革笑了笑:“元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