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朕霸氣拒絕贈遼歲幣,遼當割地獻戰馬給朕
完顏宗翰看到李若水忠勇可嘉,本想收買留用,便許以高官厚祿,對李若水道:
“今日順從,明日富貴矣!”
李若水嚴辭拒絕,長嘆道:“天無二日,若水寧有二主乎?!”
完顏宗翰又命僕從,動之以情地勸慰李若水,說: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歸覲!”
李若水叱之,道:“忠臣事君,有死無二!吾不復顧家矣!”
李若水大義凜然,罵聲不絕,道:
“上皇為生靈計,罪己內禪,主上仁孝慈儉,未有過行,豈宜輕議廢立?”
李若水還指著完顏宗翰的鼻子大罵道:
“汝為封豕長蛇,真一巨賊,滅亡無日矣……”
“我為國死,職耳。奈並累若屬何?!”
“……………”
完顏宗翰被罵聲激怒,他命手下金兵,割掉李若水的舌頭……
金兵撬開李若水的嘴,強行拽出其舌頭,
“刺啦”一刀,
鮮血飛濺,
將其舌頭割下來,捏在指間,狂笑不已……
李若水嘴角有鮮血不斷流出,樣子極慘。
雖然,他不能用嘴再去罵背信棄義的金軍兵將,
但是,他用手指著金軍主帥完顏宗翰,怒目而視……
完顏宗翰又驚又怒,便命令手下人,把李若水的雙手砍斷,將李若水的雙目挖掉,最後李若水被金軍寸磔而死(即凌遲處死)。
李若水慷慨赴死之時,才三十五歲。
……
思緒至此,歷史學霸穿越者趙吉,自然不能因為敢於慷慨赴死的忠臣李若水,作了這首政見不同的《捕盜偶成》一詩,就怪罪於他。
反而,趙吉更加確認朝堂上的這位李若水,就是歷史上非常有氣節的忠臣李若水了,對其又增加了幾分敬重。
趙吉道:“朕觀李若水正直忠勇,恰好朝廷要派使臣出使遼國。
朕命李愛卿準備出使遼國事宜,定要不辱使命。三日後,啟程。”
李若水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用即興作詩的方式頂撞了趙官家,
趙官家不但不見怪,反而還委以重任,他立即跪拜道:
“微臣李若水遵旨。”
文武百官百思不得其解。
以前趙官家派去出使遼國的使臣,皆是心腹之人,比如太監童貫使遼歸國後,官位那是火箭般‘噌噌’地往上升啊!
如今,年輕氣盛的李若水,作了一首敢跟趙官家招安政策唱反調的詩,不但沒有惹趙官家聖怒,反而給其一個這麼好的美差事?!
趙吉又道:“李愛卿使遼,告知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朕帶給他的原話:
‘遼境領土,已被金軍攻佔過半,遼國上京城丟失。
如今,能救遼者,唯大宋也!’”
李若水心潮澎湃道:
“微臣李若水遵旨,定將陛下之言,一字不差帶給遼國天祚帝。”
趙吉滿意地點了點頭,又道:
“李愛卿出使遼國,還要告之天祚帝,
百年前宋遼《澶淵之盟》的前三條,即
第一條,宋遼以白溝河為界各自撤兵停戰。
第二條,宋遼結為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
第三條,宋遼在邊境設置榷場,開放互市貿易。
這三條盟約,宋遼兩國,仍可遵守!”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皆是人精。
他們聽到了趙官家說《澶淵之盟》的前三條,仍然可以遵守,
便立即會意到了那第四條‘大宋要每年贈給遼國歲幣……’,是不是將要被這位心性大變的趙官家給強行改變呢?
群臣皆屏息凝神、大眼瞪小眼兒,面面相覷,想聽趙官家做出的最後決定。
可是,趙吉並沒有急著說出自己的決定,而是問道:
“諸位愛卿,誰知百年前《澶淵之盟》簽訂之過程,及其主要內容嗎?”
文武百官皆知,但是敢於先站出來者,還是一向得寵的領樞密院事、燕國公鄭居中。
他回奏道:
“微臣居中所知,一百一十七年前,
我大宋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為名,親率契丹軍,南下侵犯我宋境……
彼時,我大宋皇帝真宗,本想南巡,
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真宗御駕親征、去往澶州督戰!
結果,宋軍士氣大振,大敗契丹軍於朔州;
我大宋弓弩手用八牛巨弩,在陣前射殺死了遼國大將南~京~統軍使蕭撻凜。
然則,彼時遼軍士氣低落、腹背受敵,戰事有利於我大宋之時;
唉……”
鄭居中說到至處,微微一頓,他才想好了措詞,那是絕對不能對先帝宋真宗不敬啊!
他放棄實話(即宋真宗害怕與遼久戰之事),委婉而奉承地說道:
“真宗皇帝,宅心仁厚,慈悲為懷,不想宋遼雙方兵將,因戰而死傷過多;
即使我大宋在此戰中已佔了優勢,
然則,真宗皇帝還是接受了遼國提出的議和請求。
宋遼兩國使臣在澶淵,簽訂了維繫百年和好的《澶淵之盟》。
因此之功,百年前,大中祥符元年十月,我大宋真宗皇帝,自汴京出發,千乘萬騎,東封泰山!”,
“啪”的一聲,趙吉怒拍龍案。
群臣皆驚!
穿越者趙吉知道,自己奪舍的這副身體的先祖宋真宗,在去泰山封禪的歷朝五位皇帝中,是最沒有資去的那位!
是誰給了宋真宗的勇氣,敢如此厚顏無恥地去泰山封神呢?!
唯有臉皮厚耳!
去泰山封禪的歷代帝王中,前四位的其人其事,分別是:
秦統一六國後,大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嬴政巡行東方,泰山封禪……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東)漢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光武帝劉秀率群臣,登泰山,封禪……
大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十月,唐高宗李治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
武后率內外命婦,
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
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當年十二月抵達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大典……
大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6年)十月,唐玄宗李隆基率百官、貴戚和外邦客使,東至泰山,進行封禪……
除了宋真宗以外的前四位去泰山封神的帝王,皆是大一統、盛世帝國時代的明君雄主!!!!
然則,
宋真宗並不具備去泰山封禪的資格,而他卻厚著臉皮,去泰山封禪了!
故此,後世的皇帝們都羞於跟宋真宗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