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朕霸氣拒絕贈遼歲幣,遼當割地獻戰馬給朕
第222章,朕霸氣拒絕贈遼歲幣,遼當割地獻戰馬給朕
趙吉在朝堂上提出了對受招安的梁山頭領的封官決定後,
領樞密院事、燕國公鄭居中和吏部的幾位主官,當即共議……
他們擬定出了除了趙官家欽點的宋江和關勝之外其餘三十四位梁山頭領,皆分住諸路各縣任巡檢使,受當地縣令和縣尉節制……
宋江要獻的千里馬‘照夜玉獅子’,趙官家轉賜給梁山降將關勝!
趙吉對中書舍人張浚,道:“張愛卿,為朕擬詔……”
“微臣遵旨。”
張浚按聖意,心情激動地擬寫出了對受招安的梁山頭領封官,以及差遣赴任各縣的詔書、公文……
此時,對趙官家無比敬仰和佩服的張浚,將自己擬寫好的詔書,呈上。
趙吉認真地讀完了中書舍人張浚親筆擬寫的詔書……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趙吉發現,朕一手提拔起來的未來能臣張浚,即便現在年紀輕輕的,也是一位才學過人的人才啊!
這詔書擬寫得很好,措辭得當,非常完美地能體現出朕對被招安者的洪恩浩蕩……
趙吉立即用玉璽在詔書上,蓋好了大紅印,立即頒發下去……
趙吉又下達連下三道聖旨:
第一道聖旨是,表獎沂州知州蔣園在阻擊宋江率領的梁山流寇之戰中有功,賞黃金百兩,絹二百匹。
第二道聖旨是,表獎沭陽縣縣尉王師心率領城中軍民,阻擊宋江率領的梁山流寇之戰中有功,並按聖意設計引誘宋江所部登上了沭水碼頭上的十數艘大船上。
王師心升官至海州團練使,並賞黃金百兩,絹二百匹。
第三道聖旨是,表獎海州知州張叔夜,按天子之計,成功誘敵登岸,並出奇兵燒燬了梁山流寇所乘的二十艘官船,並擒拿梁山兩位頭領,
又設伏包圍了梁山流寇主力,逼得宋江率眾投降接受朝廷招安。
海州知州張叔夜,擢升為濟~南府知州,領旨後即日赴任。
賞張叔夜黃金三百兩,絹五百匹……
其餘官軍兵將之戰功,報樞密院,論功行賞……
…………
此時,被趙官家新提拔上來已有三個月的太常博士李若水,一直低頭深思,他對趙官家封賞官軍中有功者非常贊同,
但是,李若水對趙官家如此厚封梁山流寇中的三十六名匪首,心裡卻十分反對,他出列啟奏,道;
“微臣李若水,有幸看到陛下成功招安梁山流寇,有感而發,即興作詩一首,不知可否在朝堂之上獻予陛下?”
趙吉點了點頭。
他看到時年二十八歲的李若水,身材消瘦,面龐清秀,一臉正氣,便格外喜歡。
李若水看到趙官家點頭默認了,高聲道:“微臣即興作詩一首,名為《捕盜偶成》。”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知道李若水曾經是科舉的進士及第者,才學很高,聽他說出的詩名,群臣猜測著,應該是李若水要藉著這首詩,對趙官家成功招安梁山流寇之偉事,進行歌功頌德吧?!
文武百官的猜測都錯了。
此時,李若水懷著對曾經為害多地的梁山流寇極度仇視的心理,高聲讀起他即興所作的七言長詩:“
去年宋江起山東,
白晝橫戈犯城廓。
殺人紛紛剪草如,
九重聞之慘不樂。
大書黃紙飛敕來,
三十六人同拜爵。
獰卒肥驂意氣驕,
士女駢觀猶駭愕。
……………………
我聞官職要與賢,
輒啗此曹無乃錯。
招降況亦非上策,
政誘潛兇嗣為虐。
……………………”
李若水的詩,引得文武百官無比驚愕!
雖然,李若水這道詩,作得比較淺顯易懂,表述的也都是實情;
但是,在趙官家剛剛下完了給受招安的梁山流寇封官的詔書之後,
趙官家正高興著呢;
你李若水作這詩,不但沒有半點拍馬屁的味道;
反而,你李若水是公開跟趙官家力主招安流寇的政策,唱著反調啊!
文武百官都為李若水捏了一把汗,這可能要激怒聖上了。
“呵呵……”趙吉卻出乎意料地微微一笑,感覺今年二十八歲的李若水,真是一個剛正不阿的‘愣頭青’啊!
趙吉微笑道:“李愛卿,性情耿直,對梁山頭領尚有偏見,詩句用詞激烈,此詩還需要‘推敲’啊!”
李若水也沒有想到趙官家居然沒有責怪他,便道:
“微臣若水遵旨,退朝後定當好好‘推敲’。”
文武百官更是沒有想到,趙官家聽完了李若水所作的這首《捕盜偶成》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是微笑著的,還讓李若水回去之回地好地‘推敲’一下這首詩作。
群臣皆不知為何?
趙官家怎麼會如此寵信這個新召回京城,並委以重用的年輕人李若水呢?
群臣不知道原因,
趙吉卻知道自己偏愛袒護李若水的原因。
李若水原名李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縣人。他早年在太學讀書,進士及第後,他歷任元城尉、平陽府司錄,去年任濟~南府教授。
若非穿越者趙吉,知道李若水是一位敢於以死守節的大忠臣,到了如今的宣和三年,李若水應該還在濟~南府當教授呢。
而不會像如今這樣,李若水被朕提前調回京城準備重用了。
當然,按史書中的記載,在過五六年之後,即到了歷史上的靖康元年,李若水是會被調回京城,升任太學博士。
回京後的李若水,極力反朝廷對金國採取妥協投降的“主和”戰略,他曾多次上書皇帝,深中時病,條陳興國治邦良策……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欽宗繼位,加封李若水為禮部尚書;李若水十分謙遜,不受,改封吏部侍郞。
之後,他還奉旨出使過金國,表現得也是不卑不亢,不辱使命……
靖康二年,金兵大舉南侵,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俘,備受羞辱……
李若水隨宋欽宗至金營,金人背約,邀天子出郊,逼(欽宗)皇帝趙桓易服,禪位給張邦昌……
李若水跪抱著面有難色的宋欽宗而痛哭,
他極力阻止金兵上前扒掉皇帝的龍袍,並大罵金人為背信棄義的狗輩……
金兵拽起李若水,擊之敗面……
李若水氣竭撲地,眾人皆散,留金軍數十鐵騎守視……
金軍統帥完顏宗翰(又名:完顏粘罕),見李若水是條漢子,有意收攏,便下令:
“必使李侍郎無恙。”
李若水用絕食表示反抗,以示忠君報國之心,他還不停地怒罵金軍統帥完顏宗翰不講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