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磕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介紹

 還有的人則是眼觀鼻,鼻觀心,思考著剛剛周瑜展示出來的技術,和自己公司有沒有競爭,能不能技術互補。

 甚至有人已經在想著和西蜀新科合作之後,這些技術互助的使用權限該怎麼界定的事情了……

 老院士張德鑫看了眼身後這些“徒子徒孫”的神情百態,又看了眼身旁這位青年的鎮定目光。

 然後幽幽嘆氣。

 他這輩子識人無數,既和高層有過親切握手交流,也和上世紀歸國的那些位精英人才有過共事時光,甚至家中櫃子裡的勳章都不能用一個抽屜裝完。

 他的親身經歷中,也有朋友拋棄職務“下海經商”。

 但他卻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帶來極為矛盾感的青年。

 一個有人味兒的青年,一個天資卓越、跨學科的天才,一個年紀輕輕,卻有為大夏報效、為民族復興而努力的有志青年。

 在嘆氣之後,張德鑫老院士感嘆道:“我今天之所以過來,還就是聽沈川慶這小子的風,想著來看一看咱們輔旦出了怎樣的人傑。

 這一看,果然是人傑地靈。

 我還有職務在身,不能簽署這種協議,但我可以為你們公司介紹幾個研究所機構和半導體企業,它們還有一些這幾個問題的專利方向成果,現在大夏聯邦的半導體發展艱難,但也比其他小國家、小地區好很多。

 這些機構和企業能夠與你們合作,也是強強聯手。

 科研終究是要轉化出成果,才能獲取更多研發資金,一味的依靠補貼和採購,根本不可能成長為行業翹楚。

 雖然我們並未共事過,但是你們的芯片設計方案非常成熟、超前,其中許多設計都給了我不少靈感,也開拓了我的視野。

 謝謝你們,在今天這個房間裡,你們是我的老師。”

 身材瘦小的老院士,在說完這句話之後,撐著有些不利索的腿腳,站起身來向周瑜

和西蜀新科的技術團隊們點了下頭。

 甚至他的腰桿還有些顫抖,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如果不是身體限制,這位老院士是打算鞠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