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孟伯仲 作品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陽真火來做第一驅動力

掌握在“一天”中該有的活動規律,是原始文明中人類最需要學到的事。

於是,人們需要觀察日月,因為它們的運行,不管是基於什麼在運行,都足以成為一天中氣溫、光照等諸多因素的導向標。

掌握溫度變化的規律,可以讓人不至於在凍死和熱死之間來回橫跳;掌握光照的規律,可以讓人最大限度地在適宜光照下發揮自身能力——當然,在足夠漫長的進化時間中,不具備這種能力的物種大抵都會被掌握了此類能力的亞種淘汰。

在這樣的觀察和掌握,並改造自然的生活中,日月理所當然地會收穫人們的好感和惡意,並將其人格化,具體化,最後再返還為自然的一環。

在人類早期能夠觀察到並利用的自然現象中,日月是最不為人類所能移的自然現象。

人們可以用石塊投擲、可以打磨石器、可以用投石索砸翻、捆縛獵物,可以做這做那,甚至可以做著移山填海的夢,但總改變不了日月在天上行進的情況。縱有羿射九日,但好歹把一顆留下來了不是?

日月是那麼穩定,在幾乎固定的時間中出現,移動,從一邊到另一邊。人們今天獵到野兔,兔子可能會在之後的幾天絕跡,但太陽不會;人們今天和猛虎搏殺,殺掉的老虎成為人們功績的一部分,慶祝了幾天,但太陽依舊東昇西落;人們和另一個族群交戰,打得“血流漂杵”,感覺天地為之變色,可太陽依舊不慌不亂地移動。

比起太陽,月亮還要好些,起碼對於地表上看天的人類來說,月亮相比太陽的變化要更多、更復雜、有更多的週期作用在月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