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孟伯仲 作品

第二百四十章 族群好才是真的好

從那之後,蠻古紀元的各族之間多了戰鬥之外的可能性。

用金丹臣服,交出適量的食物,然後可以不殺。

……

又是長時間的演進後,憑藉初期戰鬥力和快速滾雪球式要求臣服,獲取大量食物的族群自然有更大的規模、更多的金丹期,這意味著足夠大的戰力。

以虎族為例,這一族要求多族向其臣服。最初期,虎族與相鄰一族僅有微末差距;千年演變後,虎族成了大族,其金丹數量足以橫推任何小族。

有臣服,自然有反叛。而在臣服和反叛之外,那些小族和大族,都發現了與自己體量相等的族群。

大族與大族相爭,金丹期數量、質量難分伯仲,手下臣服族群也相差不大,如果要開戰,打得狠了,容易傾覆。

大族的金丹期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優渥生活才壓制小族、與其他族群開戰,但和其他大族硬碰硬,這種整體上沒有腦子的族群在蠻古紀元金丹期發現臣服後不是沒有,但基本都在硬碰硬後被別的大族,甚至是曾經臣服的小族吃完了。金丹期們以史為鑑,知道大族間硬碰硬不是好事,便紛紛思考出路。

在這段時期,不少大族因為想不出辦法,在時代的殺戮激流中沉淪;也有不少小族因為籌備得當,機緣巧合,一躍成了大族。

終於有一天,有金丹代表本族“出使”其他大族,與其他大族結成盟友。

在大族終於想到結盟之前,已經有不少小族如此做了。

很久以後,人們不知道這個法子究竟是哪一族先想出來的,但不論如何,結盟概念是由某小族聯盟提出,這是不爭的事實。

那麼出蠻古人在幹嘛呢?

出蠻古人自述,在這段時期,他們和其他族群一樣,不是在成為大族的路上,就是在成為小族的路上。

數千年的戰鬥中,金丹期們打得上天入地,甚至有金丹期突破到了更高境界,戰鬥情景更超凡脫俗,但那也不耽誤一件事:金丹期及以上才有足夠智能,金丹期以下沒有。

為了鞏固自身實力,為了鞏固可以享樂的地位,各族金丹期拼了命地做任何事。

它們鑽研法術,是為了提高自身戰鬥力。

它們鑽研功法,是為了提高自身戰鬥力,也提升長遠發展戰鬥力。

它們為族群取食戰鬥,是為了保持足夠大的族群基數,從而源源不斷地獲得金丹,獲得戰鬥力和創造力,維持族群不會在其他大族面前被打死。

金丹們吃夠了苦,族群的衰弱就意味著產出金丹的效率降低,而這也意味著它們可能被殺死。在長期高壓之下,所有金丹都認清了一個事實:族群好,它們才可以好,族群不好,它們輕輒失去享樂,重輒失去生命。

這是蠻荒紀元的第二次轉折。金丹期的目光從金丹期及以上,轉向金丹期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