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519章 論文發表!學界震動!物質波驗證方案!貓在哪裡?

郎之萬在收到布魯斯教授的肯定之後,立刻就安排了德布羅意的博士答辯。

與此同時,德布羅意還將他的物質波理論寫成小論文,準備發表。

所謂小論文就是指發表在正規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而大論文是指碩博士答辯用的畢業論文。

1923年3月20日。

巴黎大學,博士答辯現場。

佩蘭、法布里等人組成了評審委員會。

郎之萬作為德布羅意的導師,負責主持本次答辯。

會議開始,德布羅意首先詳細闡述了他提出物質波的思考過程。

“去年布魯斯教授訪問法國期間,我曾有幸與他詳談半個多小時。”

“在這段談話中,布魯斯教授首次提出了電子可以是波的想法。”

“他沒有從理論方面分析,靠的是純粹的物理直覺。”

“布魯斯教授因為個人原因,抽不出時間深入研究這個方向。”

“當時的我,正好在研究波粒二象性。”

“我對這個觀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所以,在布魯斯教授的鼓勵之下,我全心研究電子是波的猜想。”

“我回顧了自量子論提出以來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包括光的波粒二象性、光電效應、吳-康普頓效應、玻爾-李模型等等。”

“當我開始深入思考光的波粒二象性時,有兩個問題困擾著我。”

“第一,我認為布魯斯教授此前提出的光子理論是不完善的。”

“因為他用e=hv來確定光微粒的能量,這個公式中包含著頻率v。”

“但是純粹的粒子理論中,是不包含任何定義頻率的因素。”

“所以,對於光子而言,必須還要引入粒子的概念。”

“第二,量子論中的電子,它的運動涉及到整數的概念。”

“而波動學中涉及到整數概念的,只有干涉現象和振動現象。”

“所以,這使我想到,描述電子運動時,需要賦予它週期的概念。”

“基於以上兩個問題,我把布魯斯教授提出的猜想,轉換成理論模型進行研究。”

“......”

德布羅意侃侃而談、信手拈來的演講,吸引了所有評審教授和參會人員。

眾人深刻地感受到,一個猜想和觀點,要想落地成實際理論,到底有多麼艱難。

更何況還是物質波這種最最頂級的理論。

德布羅意在博士期間,系統地研究了理論物理的一切新成果。

所以,聽到布魯斯教授的驚天猜想後,他才能迅速地抓住核心,在理論高度的層面進行研究。

眾人捫心自問,如果換成他們,恐怕就要白白浪費布魯斯教授的靈感了。

德布羅意闡述完畢後,進入提問環節。

評審教授們互相看了看對方,都露出苦笑。

這估計是他們第一次遇見如此尷尬的情況。

教授不敢對博士生的論文提出質疑。

畢竟,這可是被布魯斯教授親口稱讚的逆天博士論文!

這時,佩蘭作為老大,他站了出來。

他笑著說道:

“德布羅意,也不怕你笑話,你的論文我不敢說完全能看懂。”

“因為裡面涉及到太多的物理學知識:光學、統計學、動力學、相對論、量子論......”

“現在物理學界能同時懂這些領域的人,恐怕不會太多。”

眾人聞言,全都震撼不已。

這不是教授審評博士,而是博士篩選教授啊。

尤其是來旁聽的碩博士們,更是心潮澎湃,恨不得站在臺上的是自己。

睥睨天下!

接著,佩蘭又說道:

“不過,我還是想提出一個問題。”

“你的物質波理論要如何證明呢?”

“即便布魯斯教授都承認物質波的存在,但我認為必須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當初麥克斯韋預測電磁波的存在,最後被赫茲通過實驗發現。”

“布魯斯教授的廣相五大預言,也被證明了兩個半。”

“所以,我希望你的物質波也能被實驗證實。”

譁!

郎之萬、法布里等人皆是一凜。

他們認為佩蘭教授的問題很有必要。

德布羅意聞言,輕輕一笑,彷彿一切盡在掌握。

“佩蘭教授,您的問題很好。”

“電子的波動性如何檢驗,我早已考慮過方案。”

“我的方法和當初勞厄教授驗證x射線的想法類似。”

“電子既然是波,那麼它在通過晶體中的晶格時,就可能會出現干涉和衍射現象。”

“電子的質量是0.91x10^-27g,經過200v的電勢差加速後,它將獲得e=ue=3.2x10^-17j的動能。”

“根據動能方程e=mv2\/2,可算出此時電子的速度是8.4x10^6m\/s。”

“最後根據λ=h\/p,計算可得電子的波長是8.7x10^-11m。”

“這個波長已經和x射線的波長基本相當了。”

“雖然它很小,但是電子的體積同樣很小,足以發生衍射。”

“所以,用晶體做衍射光柵,完全有可能觀察到電子的衍射現象。”

“這就是我的方案。”

譁!

佩蘭聞言,心中震撼。

他沒想到德布羅意早都計劃好了驗證方案。

而且有理有據。

最重要的是,這個方案物理學家們都很熟。

晶體衍射已經快成為物理學中的常規手段了。

這時,郎之萬忽然說道:

“我認為這個方法的難度,可能要遠遠大於x射線的驗證。”

“因為按照物質波理論,電子還有物質的屬性,它和物質之間的碰撞,會影響衍射現象。”

眾人聞言點點頭。

郎之萬說的很在理。

德布羅意笑著說道:

“教授,您分析的很對。”

“我之前已經讓我哥哥做了一次實驗。”

“很可惜,他失敗了。”

“但是我堅信,這是因為他的能力不足,而不是我的實驗方案有問題。”

“根據理論計算,電子的衍射現象是很明顯的。”

真實歷史上,德布羅意曾向他哥哥的朋友,天體物理學家道維耶,提出這個實驗建議。

但道維耶只是簡單地做了一下,沒有成功。

然後,他就因為忙於其它實驗,而放棄物質波的驗證。

道維耶從心底就不相信物質波的存在,這也是當時很多物理學家的心態。

於是,他們就失去了一次得到諾獎的機會。

德布羅意說完,眾人全都會心一笑。

這個房間內,恐怕也只有他敢如此調侃一位公爵了。

不過,莫里斯博士的水平確實不敢恭維。

關於x射線的研究成果,都已經獲得四五個諾獎了。

但是這位公爵博士依然在堅強地奮鬥著。

最後,毫無疑問,德布羅意順利通過了答辯。

他將成為法國巴黎大學有史以來最傳奇的博士生。

-----------------

1923年4月15日。

《自然》期刊封面發表了德布羅意的物質波論文。

文章一出,天下皆驚!

這篇論文的內容,顛覆了所有人對於物質世界的基本認知。

萬物皆在波動?

這確定不是扯淡嗎?

“上帝啊!我不會是在做夢吧?”

“這也太驚世駭俗了吧!”

“物質怎麼可能是波呢?”

“那我為什麼沒有像波一樣,到處飄蕩呢?”

有人冷靜計算後,說道:

“根據物質波公式λ=h\/p,假設一個人的體重是70kg,以1m\/s的速度運動。”

“那麼他的物質波長只有9x10^-39米。”

“這個數字實在太小了,導致人的波動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現實世界中的物質,只表現出物質性,而看不出波動性。”

“但是對於電子這樣極小的微觀粒子而言,它的波動性就很明顯了。”

眾人恍然。

儘管如此,一時間,還是沒有多少物理學家能夠接受這個觀點。

因為他們從小到大接觸的都是物質,實實在在的物質。

實在無法把它們和波聯繫到一起。

不過,德布羅意卻憑藉這篇論文名震天下。

單從創新性看,現代物理學中能比得上這篇論文的,恐怕也只有相對論和量子論了。

同時,隨著德布羅意答辯細節的流露,眾人驀然發現:

“老天啊!”

“德布羅意的靈感竟然來自布魯斯教授!”

“我就說我怎麼在這篇論文中,彷彿看到了布魯斯教授天馬行空思想的影子。”

“原來如此。”

因為李奇維的原因,很多物理學家對物質波理論的態度有了改觀。

畢竟以布魯斯教授的眼光,他認可的理論,必然有可取之處。

但是願意相信物質波存在的物理大佬,還是不多。

即便如此,物質波仍然成為物理學領域的最大研究熱點,甚至超越了矩陣力學。

因為相比震撼性和顛覆性,物質波顯然更勝一籌。

“萬一要是真的呢?”

慕尼黑大學。

海森堡受邀在此舉辦一場矩陣力學的講座。

他剛演講完,就看到了德布羅意的論文。

心頭震撼無比。

“上帝啊!”

“布魯斯教授的預言又一次成真了?”

“這...這怎麼可能?”

“電子就是電子,是實實在在的粒子,它怎麼可能是波呢?”

“物質既是波又是粒子,這要怎麼想象呢?”

海森堡懵逼了。

他甚至有點害怕了。

因為他的矩陣力學中,沒有給波動留下位置。

矩陣力學的底層架構,是建立在電子是微觀粒子的基礎上。

而現在,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無疑是對矩陣力學的一次衝擊。

雖然它暫時還撼動不了矩陣力學的地位,但是將來的事誰說的準呢?

一瞬間,海森堡想了很多。

他準備好好研究一下這個物質波理論,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到一些問題。

“我的矩陣力學,誰也不能撼動!”

“什麼波不波的,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海森堡又露出了他偏執且極端的一面。

索末菲感慨道:

“物理學難道又要來一次黃金大世了嗎?”

“這一次,是量子力學的大世。”

美國,芝加哥大學。

今年31歲的康普頓,剛剛升為物理系教授。

同時,他還兼任了學校冶金實驗室的主任。

這些都歸功於他和吳有訓共同發表的吳-康普頓效應。

該效應不僅證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同時還對研究各種射線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晉升為教授之後,康普頓意氣風發。

不過,他沒有因此停下前進的腳步,依然活躍在研究的第一線。

當他看到德布羅意的論文後,頓時懊惱無比,氣的直拍大腿。

“哎呀!太可惜了!”

“吳,當初我們倆要是多想一步就好了。”

“那麼這篇震驚物理學界的論文,就是咱們的了。”

吳有訓今天是來芝加哥大學考察並尋求合作的。

他現在逐漸代替特斯拉,接手阿爾法實驗室的管理。

而他的第一目標,就是親自去各個大學招攬優秀的研究人才,補充實驗室的底蘊。

面對康普頓的“白日做夢”,吳有訓笑著說道:

“康哥,你想的有點太多了。”

“以那時候我們倆的實力,你覺得你能像德布羅意博士一樣,從理論上證明物質波嗎?”

康普頓聞言,嘿嘿一笑,底褲都被揭穿了。

他很有自知之明,物質波的理論推導不是誰上誰行的。

況且他一直擅長的是實驗物理。

“我就是羨慕啊!”

“我以為我們倆已經終結了波粒二象性的一切問題。”

“沒想到,才剛剛開始。”

“現代物理學實在是太精彩了!”

忽然,康普頓野心爆發,問道:

“吳,有沒有興趣我們倆再聯手一次,用實驗證明物質波的存在!”

吳有訓聞言,愣了一下。

但是很快,他的臉色就恢復正常。

他笑著說道:

“恐怕不行嘍。”

“布魯斯教授讓我執掌阿爾法實驗室。”

“我很難再分出精力研究物質波。”

康普頓聳聳肩,顯得很惋惜。

不過,他和吳有訓的關係很鐵,兩人用不著客氣去解釋。

“吳,有時候,我真羨慕你。”

“我只能在物理學術界有幾分名氣。”

“而你發明的鈉燈,堪稱享譽全球。”

“你的名氣可比我大太多了。”

“萬一哪天我混不下去了,到時候去你的阿爾法實驗室求職,你可得幫我一把啊。”

吳有訓打趣道:

“康哥,你要是願意來,我肯定掃榻相迎

。”

“工資給你開到最頂格。”

兩人哈哈大笑。

這時,康普頓又隨意地問道:

“對了,你這段時間到處宣傳阿爾法實驗室,效果如何。”

吳有訓說道:

“物理學教授們很少有願意去實驗室的。”

“他們更喜歡待在高校做基礎學術研究。”

“阿爾法實驗室雖然在鈉燈上取得突破,但是對於這些物理大佬們的吸引力還差了一點。”

康普頓點點頭。

他自己也是教授,他很能理解大家的顧慮。

忽然,吳有訓又補充道:

“不過,我從卡內基技術研究所那裡,倒是挖到了一位技術大佬。”

康普頓忙問道:“是誰?”

吳有訓道:“你應該認識,戴維森博士。”

康普頓眼睛一亮,“原來是他。”

戴維森本科畢業於芝加哥大學。

他受到密立根的器重,被推薦到普林斯頓大學理查森教授門下攻讀博士。

而且,他還娶了理查森的妹妹,兩人從師生關係變成了妹夫與大舅哥了。

理查森現在則是倫敦國王學院的物理系主任,也就是當初李奇維的職位。

理查森作為湯姆遜的博士,也是從卡文迪許實驗室走出的大佬。

因此,他和李奇維、盧瑟福等人的私交都非常好。

有了這層關係,面對吳有訓的邀請,戴維森幾乎不假思索地就同意了。

開玩笑,進入了阿爾法實驗室,那就等同於上了布魯斯教授的船。

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真實歷史上,戴維森與小湯姆遜分別獨立地驗證了電子波動性,兩人共同獲得物理諾獎。

小湯姆遜就是湯姆遜的兒子。

康普頓鼓勵道:

“這是個好兆頭。”

“我相信未來阿爾法實驗室一定會在學術領域大放異彩的。”

吳有訓也充滿了信心。

-----------------

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

當年湯姆遜教授就是在這裡發現了電子的存在。

並且他還粗略地測量了電子的質量和電荷,證明電子是原子內部的微小粒子。

但是如今,物質波理論橫空出世,打破了電子是粒子的常識。

因此,盧瑟福對於這個理論非常看重,他忍不住讚歎道:

“德布羅意的論文,或許會使得我們對原子的所有認知,都需要推倒重來。”

雖然他從心底還不能接受物質波,但是因為布魯斯教授的存在,盧瑟福不會輕易表態。

他相信那個男人的直覺!

查德威克羨慕道:

“我本來以為,理論物理領域,已經不太可能出現新的突破了。”

“未來必然是實驗物理的天下。”

“但是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和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生生打破了禁錮。”

“我認為未來量子力學一定還會有更深遠的發展。”

盧瑟福點點頭。

查德威克能站在這麼高的視角看待問題,讓他很是滿意。

他忽然感慨道:

“布魯斯的靈感簡直是無窮無盡。”

“我實在難以想象,矩陣力學和物質波理論,都是在他的指點下完成的。”

“那傢伙難道就沒有研究瓶頸嗎?”

查德威克等人皆是滿臉崇拜和敬佩。

“在理論物理領域,布魯斯教授”

這時,盧瑟福又向旁邊的一人問道:

“喬治,教授的身體還好吧。”

小湯姆遜說道:

“我父親身體很好。”

小湯姆遜現在是英國北部阿伯丁大學的物理教授。

由於離家較遠,所以他每次回英格蘭時,都會回家見見他父親。

此外,他最常來的地方當然就是卡文迪許了。

接著,他又無奈地說道:

“不過,他狠狠地批評了物質波理論,認為那是臆想者的狂歡之作。”

“還說法國佬就是喜歡浪漫的幻想。”

“他質疑,如果電子是波,又怎麼會有質量?”

盧瑟福等人聞言,皆是會心一笑。

不過湯姆遜教授提的問題確實很有意思。

波是不會有質量的,比如電磁波、機械波等,都沒有質量。

那電子的質量是怎麼回事?

大家暫時都想不明白。

不過這也正常,物質波

理論剛剛發表,它的未來還有很多待研究的地方。

這時,小湯姆遜又說道:

“不過,我本人倒是很看好物質波理論。”

“而且德布羅意說的那個驗證方法很有意思,我準備試一試。”

盧瑟福立刻鼓勵道:

“喬治,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到時候若你真的成功了,那就會成為物理學領域的又一段佳話。”

“父親證明了電子是粒子,兒子證明了電子是波動。”

眾人哈哈大笑。

小湯姆遜尷尬地撓了撓頭。

不知道到時候他父親會不會氣的要揍他。

-----------------

量子研究所。

當德布羅意的論文發表後,所有人看李奇維的眼神,就如看神人一般。

頂禮膜拜!

五體投地!

“布魯斯教授簡直恐怖如斯!”

“他隨手指點一下,就誕生了物質波這種匪夷所思的理論。”

“真是羨慕德布羅意的好運啊!”

泡利更是狂放地說道:

“這個德布羅意,天才的一筆啊!”

“雖然我感覺他在扯淡,但是仔細想想,還真他娘有點道理。”

強如泡利,也找不到質疑物質波的角度。

他唯一能想到的,恐怕就是這個理論還未被實驗驗證了。

這會成為實驗物理領域的重頭戲。

泡利有點擔心他的小海師弟了。

雖然他堅定地站在海森堡這邊,但是強烈的直覺告訴他:

物質波理論很有可能會對矩陣力學造成衝擊!

因為布魯斯教授說的很清楚。

“矩陣力學裡沒有波的位置。”

但是現在電子卻具有波的性質。

這就說明,矩陣力學肯定有哪裡忽視的地方。

只不過泡利對此毫無頭緒,他幫不到海森堡。

所長辦公室內。

李奇維看著手中的論文,忍不住心生感慨。

在他的影響下,矩陣力學和物質波理論全都提前發表。

甚至物理學家的認可度都高了很多。

真實歷史上,物質波發表後,基本算是無人問津。

李奇維微微一笑。

接下來,就需要等待大器晚成的薛定諤了。

這場量子力學的驚天大戲即將開場!

只是有一點,李奇維百思不得其解:

“薛定諤,你丫不養貓,為什麼會提出薛定諤的貓呢?”

“難道是此貓非彼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