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501章 中子星質量極限!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黑洞!物理學法外之地!

 當李奇維說出恆星還有第三種命運後,會場內沸騰了。 

 所有人內心激動,屏息以待。 

 此刻,在眾人的期待下,李奇維緩緩開口道: 

 “前面說過,如果恆星核心區的質量低於1.44倍太陽質量,就會形成白矮星。” 

 “如果核心區質量高於1.44倍太陽質量,就會形成中子星。” 

 “我猜不少人應該想到了,沒錯,中子星同樣存在質量極限!” 

 “根據我的理論計算,當核心區質量超過了1.5~3倍太陽質量時。” 

 “對應的前身恆星質量大約是30~50倍太陽質量。” 

 “此時,核心區無法形成穩定的中子星,因為中子也被壓碎了。” 

 “隨著核心區的體積不斷被壓縮,其半徑越來越小。” 

 “當半徑小於史瓦西半徑後,核心區會變成一種比中子星更加緻密的天體。” 

 “那就是黑洞!” 

 譁! 

 全場駭然! 

 所有人驚訝不已。 

 “布魯斯教授要證明的竟然是廣相第三預言:黑洞!” 

 恆星死亡會變成黑洞? 

 這簡直超越了眾人的想象。 

 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在眾人震驚的還未反應過來時,李奇維繼續說道: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的第三預言。” 

 “當初,史瓦西教授給出了廣相場方程的第一個解。” 

 “這個解被稱為史瓦西解。” 

 “即:一個球對稱的天體,當它的半徑小於史瓦西半徑後,就會形成黑洞。” 

 “這就是黑洞的數學結構。” 

 “但是,它僅僅是一種數學意義上的存在。” 

 “在此之前,我們不知道黑洞的來源是什麼,只能認為是宇宙中憑空存在的。” 

 “而現在,我通過恆星演化模型,為黑洞來源找到了物理基礎。” 

 “即:黑洞來自於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殘留!” 

 “對於那些幾十倍太陽質量的大質量恆星而言,他們在生命盡頭後,會先形成紅超巨星。” 

 “然後伴隨著超新星爆發,核心區首先形成中子星。” 

 “緊接著,隨著引力坍塌,壓力越來越大。” 

 “最終,中子星被壓縮成黑洞。” 

 “而對於幾百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恆星而言,過程就更簡單了。” 

 “它們在發生超新星爆發後,核心區將跳過中子星階段,直接坍縮成黑洞。” 

 “當然,宇宙之大,無奇不有,或許還有另外的黑洞形成方式。” 

 “但至少,我證明了黑洞是宇宙中真實存在的天體!” 

 “它並不是神秘的宇宙幽靈,而是恆星的結局或者說,新生。” 

 “因此,我才敢宣稱,我能證明半個廣相預言。” 

 “剩下的半個,就需要麻煩在座的各位,真正找到黑洞這種奇異的天體了。” 

 “對了,我聽說史瓦西教授最近隱世不出,就是想找到黑洞。” 

 “我堅信,他一定會成功的!” 

 靜! 

 此刻,偌大的會場內,安靜的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震驚的目瞪口呆。 

 “老天啊!大質量恆星最終會變成黑洞?這太不可思議了!” 

 “我感覺根本不用去找了,黑洞肯定存在!” 

 “如此完美的恆星演化理論,它推導出的結果怎麼可能有錯呢?” 

 誰都沒有想到,恆星的終極命運,竟然是黑洞。 

 黑洞,自從被廣相預言以來,就被譽為“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 

 因為就連光也逃脫不了它的引力場範圍。 

 遠遠望去,黑洞就像個漆黑的天體,所以才被布魯斯教授形象地命名為“黑洞”。 

 在黑洞被提出之後,天文學家一直都把它當成某種獨立超然的存在。 

 它的性質實在太特殊了,和現有的所有天體都不一樣。 

 而現在,布魯斯教授通過恆星演化理論,證明了黑洞來自於恆星。 

 這些隨處可見的天體,竟然是黑洞的源頭。 

 簡直不敢置信! 

 大道至簡! 

 但是反過來一想,眾人卻又恍然大悟,覺得理所應當。 

 黑洞在剛提出來時,布魯斯教授就預言了它的密度非常之大。 

 而恆星的演化理論,其實就是質量對核心區的影響。 

 質量越大,自然引力越大,恆星的核心就會被壓縮的越厲害。 

 一直壓縮一直壓縮,到了極

限後,可不就是黑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