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500章 伽瑪射線暴!脈衝星!未來之機遇!恆星還有第三種命運!

恆星的第二種命運,深深震撼了在場所有天文學家。

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這兩大天文學概念,堪稱驚才絕豔、天馬行空。

李奇維讓眾人體會到什麼叫真正的智慧冠絕天下!

“布魯斯教授看望遠鏡的次數,恐怕還沒有我兒子看的多。”

“但是他在天文學領域的成就,卻超越了在場99%的專業天文學家。”

“真是太難以想象了!”

“兄弟,自信點,是100%。”

理論物理學家對於天文學家的降維打擊,在此刻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最後那些被整理出的史料,更是讓眾人對於布魯斯教授肅然起敬。

他們從對方身上看到了嚴謹且浪漫的科學內核,深受感動。

就好像布魯斯教授在和千年前的古人對話一樣。

眾人心中忽然升起相似的想法。

“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果然都是好東西啊。”

“看來回去後要好好研究古籍了,尤其是華夏古籍,因為他們的歷史最長。”

真實歷史上,地球上肉眼可見的超新星爆發,一共被記錄了10次。

根據恆星演化模型推算,平均下來,銀河系大概每隔50年,就會發生一次超新星爆發。

河外星系則因為離的太遠,導致觀測數據不多。

人類之所以有機會記錄這麼多次,都得感謝人家大佬的不殺之恩。

超新星爆發的能量雖然狂暴,但只要爆發中心距離地球超過上千光年,一般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傷害。

因為此時到達地球的各種電磁輻射和粒子流,被各種宇宙天體和塵埃阻擋,威力大大減弱。

殘餘的粒子流剛進入大氣層就被吸收了。

而剩下的電磁輻射最多影響下地球的磁場,導致各種電子元器件出現異常。

對於生命並無直接威脅。

幸運的是,地球周圍的恆星,從目前看,還沒有哪個能超過質量極限,有概率發生超新星爆發。

所以,地球是安全的。(總感覺像人為圈出來的實驗場地)

但是有一種天文現象,哪怕相隔十萬光年,也會對地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那就是伽瑪射線暴!

超新星爆發的威能雖然橫貫星系,但它是點狀爆發,朝四面八方擴散。

而伽瑪射線暴則是某個特定方向上的超級能量束,就好像超級放大版的激光。

如果單純比較單位方向上的能量強度,那麼伽瑪射線暴將遠遠超過超新星爆發。

因為伽瑪射線暴的能量總和並不比超新星爆發低,有的還會高不少。

而且,這些能量又集中在一個方向上,短時間內全部釋放,威力可想而知。

它發射的方向上,沿途所經過的區域,都將遭受毀滅性的能量打擊。

一旦它掃過地球,那麼地球上的生物當場就得全部滅絕。

因為γ射線不僅破壞了行星的大氣層,還會破壞生物的dnA,使其崩潰。

如果真的存在高等文明,那麼他們的大炮應該就是伽瑪射線暴。

幾炮下去,整個銀河系恐怕很難都再有生命了。

這就是伽瑪射線暴的恐怖。

真實歷史上,直到1967年,天文學家才通過衛星首次觀察到這種恐怖的電磁現象。

當然這次的伽瑪射線暴不是正對地球,否認人類就無了。

這就是宇宙的恐怖之處。

遙遠距離處的某個現象,就會讓整個人類遭受滅頂之災。

而現在,在場的諸多天文學家們,還沉浸在喜悅之中,對於危險毫不在意。

因為那些屬於人類不可控因素,可以研究,但不必焦慮。

萬一哪天真的有伽瑪射線暴射向地球。

那些皇帝總統國王首相首富們,肯定比在座的所有人更緊張。

李奇維看著眾人的表情,心中感慨。

他很能理解在場所有人的心情,那是發現又一全新領域的狂喜。

對於科學家而言,沒有什麼比這更開心的了。

未知代表著更多的真理!

真實歷史上,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等概念,要在十多年後才會被提出。

一經提出,就引發了無數天文學家的興趣,掀起研究熱潮。

因為超新星爆發有非常多的科學意義。

比如,通過它可以研究生命的形成和演化。

在恆星核心區爆發的那一瞬間,鐵元素髮生聚變,生成了更多更重的元素。

隨後,這些元

素被爆炸帶到了星系的各個角落。

而這些元素,都是組成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對於生命演化有重要作用。

換句話說,組成人類的各種元素,有很多都是來自於超新星爆發的物質擴散。

“人類來自於星空”這句話絕非虛言。

你身上的某個原子,或許就來自銀河系中心,乃至其它的星系。

此外,如果恆星的質量超過了30倍太陽質量。

那麼超新星爆發後,就會形成一種特殊的天體:脈衝星!

所謂脈衝星,其實就是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因其能不斷髮出電磁脈衝信號而得名。

1967年,天文學家在狐狸星座發現有顆星星會持續發出週期性的電波。

當時的眾多天文學家都認為這是一種新的天體。

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外星人在向地球人類發送電報。

因為脈衝意味著規律,而規律意味著有智慧因素參與。

但是僅僅一年之後,天文學家就通過實驗數據和模型計算,證明脈衝星其實是高速旋轉的中子星。

當時距離中子星的概念提出,已經有三十多年了。

但是天文學家們一直沒有發現這種理論上存在的天體。

直到脈衝星出現,中子星才終於被確認存在。

所以,脈衝星也被譽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之一。

中子星之所以會高速旋轉,甚至達到一秒幾百圈幾千圈的恐怖速度。

(試想下,如果地球一秒轉動100圈,那對於人類是什麼酸爽的滋味。)

就是因為超新星爆發產生的恐怖能量,推動了中子星的運動。

就好像抽陀螺一樣,只不過現在換成了抽中子星。

所以,通過研究脈衝星的性質,也能反過來對超新星爆發有更深入的理解。

當然,伽瑪射線暴和脈衝星,李奇維不可能現在就提出來的。

不然的話,那就不是預言,而是神啟了。

科學領域的預言,是要以實驗數據或者理論做基礎的。

哪怕是黑洞這樣的猶如天方夜譚般的天體,李奇維都可以預言。

因為它是有著場方程這個數學基礎的。

再離譜都無所謂,因為理論上是存在的。

但是伽瑪射線暴,哪怕在後世,形成原理都還沒搞清楚呢。

其中一個主流觀點是:由黑洞或者中子星合併而產生的。

所以,等今天的會議過後,隨著中子星和黑洞理論的不斷發展。

伽瑪射線暴和脈衝星等概念,或許可以提前從理論上提出來。

李奇維忽然輕輕一笑,內心思忖道:

“嗯,這兩個成果,或許可以交給小余。”

作為李奇維在天文領域的接班人,餘青松可不能丟了華夏的牌面。

不過,雖然不能提以上兩個概念,但是接下來的內容,他可要狠狠地裝逼了。

此刻,在李奇維梳理天文史時,眾人也終於從震驚中恢復過來了。

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色。

今天的會議,帶來太多太多的新東西了。

這些理論和概念,將會深刻影響天文學往後數十年的發展。

為天文學注入更多的生機和未來。

所以,眾多天文學家對於布魯斯教授,簡直感激到了極點。

什麼是領袖?

這才是領袖!

你不能自己一個人吃肉喝湯,別人只能幹看著啊。

李奇維的理論還略顯粗糙,其中有不少需要細化和改進的地方。

白矮星、中子星、超新星爆發等等,這些現象還需要等待觀測和證實。

這些都是其他天文學家的機會。

一場會議下來,又能養活無數人了。

誰能不高興呢。

不過很快,會場內的氣氛突然變得詭異和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有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

目前為止,布魯斯教授已經給出了恆星演化的兩種結局。

低於8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最終會變成白矮星。

高於8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最終會變成中子星。

今天的會議持續到現在,雖然眾人已經非常滿足了。

然而,大家的心中都還有最大的一個期待。

那就是除開哈勃,布魯斯教授還要再證明一個廣相預言。

這才是今天的重頭戲,也是萬眾矚目的存在。

但是,無論是白矮星還是中子星,都跟廣相的預言沒關係。

這是布魯斯教授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理論。

所以,“布魯斯教授想證明的預言到底是什麼呢?”

雖然大部分人還是滿臉疑惑,但是極少數人卻非常激動。

他們順著布魯斯教授的思路,好像知道什麼了。

愛丁頓、哈勃、餘青松等天才,海耳、戴森等大佬,他們的臉上皆露出震驚的神色。

質量是恆星演化的最關鍵因素。

那麼如果恆星的質量繼續增大呢?

“既然白矮星存在1.44倍太陽質量的極限,那麼中子星是不是也存在類似的極限?”

“中子星如果再被壓縮,那會形成什麼天體?”

“可是中子已經是基本粒子了,它不可能繼續被壓縮。”

這一刻,愛丁頓等人既興奮又懊惱。

興奮的是,他們覺得自己找對了思路,恆星演化在中子星的基礎上應該還能繼續。

“恆星還有第三種命運!”

懊惱的是,他們卻沒有理論解釋的方案。

因為物理學已經到頭了。

中子就是最後的結構。

難道要把中子壓碎嗎?

中子粉末?

那不還是中子嘛。

所以,眾人想象不到,如果繼續壓縮會怎麼樣。

只有哈勃,忽然靈光一閃。

他想到了此前與史瓦西信件交流的內容。

史瓦西最近正在研究黑洞。

他想用望遠鏡找到這種奇妙的天體。

他堅信黑洞一定存在!

因為黑洞是他第一個給出的場方程解。

此刻,哈勃內心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猜到了一種可能。

“我的老天啊!”

“恆星的第三種演化結局該不會是黑洞吧?”

“黑洞也是天體的一種。”

“而且按照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它的引力非常非常大,大到連光都逃脫不了。”

“而引力大意味著質量大,質量大意味著密度大。”

“中子星的密度已經是恐怖的每立方厘米數億噸。”

“那如果它的密度繼續增大呢?”

轟!

彷彿有億萬雷霆在哈勃的腦海中炸響!

他渾身一個激靈,顫抖的都說不出話了。

“這...這...”

旁邊的愛丁頓發現了哈勃的異樣。

“你怎麼了,哈勃?”

哈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駭然道:

“我好像猜到布魯斯教授想證明哪個預言了。”

愛丁頓聞言,猛然一驚!

難道哈勃有思路了?

他連忙忍不住問道:

“是哪個?”

哈勃靠近愛丁頓,低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隨即,就是響起倒吸冷氣的聲音。

很快,場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布魯斯教授。

大家知道,演講還沒有結束。

布魯斯教授還沒有實現他的開場諾言。

李奇維深邃的目光掃過會場,他輕輕一笑,繼續說道:

“相信大家肯定還有疑問。”

“講到現在,我還是沒有說明到底要證明廣相的哪個預言。”

“恆星的演化結局,不管是白矮星還是中子星,都只是天體的一種而已。”

忽然,李奇維話音一轉,語氣振奮。

“但是,恆星演化還有第三種命運。”

“而第三種命運,就是廣相的某個預言!”

轟!

石破天驚!

眾人皆是滿臉駭然!

“上帝啊!恆星演化竟然還沒有結束?竟然還有第三種命運?”

“這怎麼可能?中子星難道還能繼續被壓縮嗎?”

“有沒有可能是中子星爆炸了?在超新星爆發的基礎上,再炸一回?”

眾人紛紛猜測起來。

只有哈勃和愛丁頓,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哈勃激動的差點手舞足蹈。

“沒錯,就是這樣!”

“我的猜測大概率是對的!”

“老天啊!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此刻,他就像因為發現最心愛的玩具而開心的孩子。

猜對了布魯斯教授的想法,哈勃比自己證明宇宙膨脹還要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