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486章 一滴水!毀滅羅馬市的十分之一!恐怖但還不夠!

 談起意大利在科學領域的榮光,普通人會不假思索地想到伽利略。 

 這位偉大的科學巨匠,作為近代科學的創始人,有太多的稱號了。 

 “現代科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觀測天文學之父”...... 

 雖然他所研究的領域和取得的成果,在今天看來就有點稚嫩和淺顯。 

 但是它們卻為人類開啟了智慧之門。 

 客觀地說,伽利略是所有科學家的巨人。 

 他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至於壓住了意大利的所有科學家。 

 若是要普通人再說出一位意大利的知名科學家,恐怕很多人就想不到了。 

 但是在學術界,卻有這樣一位重量級的人物。 

 他在化學和物理學領域,都有非常驚豔的成果。 

 這個人就是阿伏伽德羅。 

 他在1811年發表了著名的阿伏伽德羅定律: 

 即“同體積的氣體,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時,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pv=nrt) 

 在這個定律中,他大膽地首次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當時的化學界在道爾頓原子論的影響下,認為氣體是由單個原子組成的。 

 但是阿伏伽德羅認為,像氧氣、氮氣等這樣的氣體,他們的組成單位是兩個原子組成的分子。 

 可惜的是,他提出這個假說後,化學界沒有任何人贊同。 

 直到50多年後,隨著更多的證據出現,化學家才終於認可了阿伏伽德羅定律和分子的概念。 

 可惜,阿伏伽德羅本人卻沒法看到自己學說的勝利了。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化學家的成就,後世將一摩爾微粒所含的微粒數目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nA)。 

 nA在計算時,一般取值為6.023x1023。 

 一摩爾(mol)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假設有1mol的水分子h?o。 

 雖然它的質量只有18克,但是其中卻含有6.023x1023個水分子。 

 同理,1mol的電子就表示6.023x1023個電子。 

 不難看出,nA是個大的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 

 微觀世界的大小和多少遠遠超越了人類的主觀感受範圍。 

 那裡,或許蘊藏著無窮的力量。 

 但反過來想,即便1mol的微粒數目很大,它們的質量和體積卻小的可憐。 

 看起來,似乎對人類的宏觀世界,造成不了任何影響。 

 所以,當李奇維提出“給你一滴水,如何毀滅地球”的問題後,所有人都震驚了。 

 這個問題實在是超出了眾人的想象。 

 臺下所有人都一臉懵逼! 

 “天啊!這是什麼問題?” 

 “一滴水?連塞牙縫都不夠,怎麼可能毀滅地球,這不是扯淡嗎?” 

 “布魯斯教授果然和傳聞中一樣,他提出的問題往往都是天馬行空的。” 

 這一刻,很多學生想到了布魯斯教授在美國的演講。 

 關於玻璃的那場演講,最終甚至還開闢了新的材料學領域。 

 小小的一塊玻璃,普通的不能更普通了,竟然蘊含了那麼大的秘密。 

 但是玻璃再普通,它也是人類通過化學方法制造出來的。 

 還是存在一定科學技術含量的。 

 可水呢? 

 恐怕從地球誕生以來,水就存在了。 

 四大洋的面積,甚至還超過了七大洲的面積。 

 地球完全可以說就是一個水球。 

 但即便有這麼多水,也不見毀滅地球啊。 

 更何況還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覺得和天方夜譚一般。 

 然
 

而,提出這個問題的,是當世科學第一的布魯斯教授。 

 這就說明,這個問題一定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的。 

 所以,眾人在驚訝過後,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種場合,誰要是能回答出布魯斯教授問題,瞬間就能在意大利國內出名了。 

 年輕人們都忍不住激動了。 

 他們絞盡腦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畢竟布魯斯教授可沒有限制,說一定要用現有的技術。 

 與其說這是一個物理問題,倒不如說是一個科幻問題。 

 每個人覺得自己都有機會。 

 如果說普通學生剛開始是驚訝的話,那麼對於天才們而言,情況就不同了。 

 泡利、費米等人在聽完問題後,並沒有表現的很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