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381章 全球競賽!名單公佈!舉世沸騰!這是科學界的偉大盛事!

 還好物理奧賽出現了,玻爾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而且,他還能借此去婆羅洲,見到自己最想見的老師。 

 同時,玻爾有了一絲挑戰老師的衝動。 

 “也許這輩子我都追不上老師的實力。” 

 “但是論教學和培養學生,我還是很自信的。” 

 玻爾成為哥本哈根大學的理論物理教授之後,很快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核心思想都是從李奇維那裡學來的。 

 作為理論派,玻爾對於計算非常看重。 

 他的玻爾模型中,整篇論文一大半都是計算。 

 這種能力非常適合比賽。 

 所以,他才對本次競賽很有自信。 

 法國。 

 本次派出的代表團團長是郎之萬。 

 而且這也是他自願申請的。 

 以郎之萬此刻在法國的身份,他其實不需要親自帶隊。 

 但是代表團中的一位學生,讓郎之萬必須得去。 

 那就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伊蕾娜,也參加了本次的競賽。 

 郎之萬無論如何都要保證伊蕾娜的安全。 

 所以,他親自前去。 

 而且以他的水平指導學生,能幫助法國隊取得更好的名次。 

 之前的緋聞事件,雖然沒有讓他顏面掃地,但後來居里夫人成為雙諾獎得主。 

 這就讓郎之萬很尷尬了。 

 “連個女人都不如。” 

 “不僅智商不如,擔當也不如。” 

 郎之萬那段時間很痛苦。 

 同時,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居里夫人的愧疚,想要彌補。 

 而現在,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雖然他發誓不會再與居里夫人見面,但是對待伊蕾娜,依然非常上心的。 

 甚至親自教授她物理。 

 “伊蕾娜,做這種題,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這裡面的計算量非常大,也是難度所在。” 

 面對郎之萬,伊蕾娜的心理很複雜。 

 她不再是懵懂無知的小女孩,所以當初的事情,她現在也理解了。 

 不過,這並不能消除她心中的芥蒂。 

 她對待郎之萬只是正常的師生交流。 

 要不是這次比賽是李奇維舉辦的,並且能見到對方。 

 她根本就不會參加比賽。 

 她最想見的,永遠是布魯斯教授啊。 

 伊蕾娜很有可能是本次物理奧賽的唯一女生。 

 再加上她是居里夫人的女兒。 

 要是她能取得好成績,郎之萬已經可以想象到造成的轟動效應了。 

 因此,他是鉚足了勁,甚至停下自己的研究,全力培訓這批參賽的學生。 

 此外,代表團中還有一個年輕人,那就是剛剛本科畢業的德布羅意。 

 在他哥哥的請求下,郎之萬把另一個帶隊名額,給了德布羅意。 

 真實歷史上,德布羅意對上戰場很反感。 

 所以他在哥哥的人脈關係運作下,被轉派去埃菲爾鐵塔的陸軍無線電部門做通訊兵。 

 而現在,當法國奧賽代表團的指導人員,無疑是德布羅意更喜歡的。 

 至少,他還能繼續從事物理工作,而且還能見到布魯斯教授。 

 德布羅意最近被一個問題困擾,他很想當面請教布魯斯教授。 

 大洋彼岸,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主任卡爾,正在和他的弟弟康普頓聊天。 

 “康普頓,你明年年末就要博士畢業了。” 

 “你確定要和我一起去科學之城嗎?” 

 “你又不參加比賽,去那裡做什麼。” 

 康普頓興奮地說道:“大哥,我就是想去看看。” 

 “布魯斯教授到底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力,能夠在那麼莽荒的地方,開闢一座城市。” 

 “而且還要邀請全世界的科學家去那做研究。” 

 說到這個,卡爾也是滿臉敬佩。 

 “布魯斯教授真是一個神人。” 

 “尋常人在他那種年紀,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恐怕早都不知道飄到那裡去了。” 

 “

但是他卻能保持本心,去做最艱難的事情。” 

 “在科學領域,他攀上了最高峰。” 

 “可其它領域,我相信憑藉他的才華,一定也能夠成功。” 

 感嘆一番後,卡爾忽然又說道: 

 “可惜你錯過了這次比賽。” 

 “不然的話,我們美國這次一定能取得好名次。” 

 面對歐洲區的入場,卡爾有點心虛了。 

 作為教授,他很清楚美國大學生的物理水平。 

 哪怕是普林斯頓,卡爾都覺得相比西方,要弱了不少。 

 之前以為歐洲不會參加,卡爾信心十足,覺得第一名易如反掌。 

 然而現在,他的壓力也很大。 

 邁克爾遜教授、密立根教授都非常看重這次比賽。 

 卡爾不想辜負大佬們的期望。 

 康普頓本人倒是很無所謂。 

 “大哥,你可不要這麼捧我。” 

 “這個世界上,天才太多了,我這點小聰明不算什麼。” 

 “要是玻爾、錢五師他們能參加比賽,那可以直接宣佈結果了,都不用比了。” 

 卡爾會心一笑。 

 自己這個弟弟心態很好,或許將來真能有一番成就。 

 而康普頓不知道的是,這次婆羅洲之行,他會遇到命中註定的那個人。 

 兩人將會開啟物理新時代的篇章。 

 這也是華夏本土培養的學生,首次在國際上發表重磅論文。 

 李奇維的教育改革將初見成效。 

 當西方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備戰競賽時。 

 各大主流媒體,已經開始預測本次的比賽排名了。 

 毫無疑問,英法德三國被排在了前三。 

 畢竟這三個國家的科學底蘊實在太強了。 

 天才層出不窮。 

 而且還有豪華的指導團隊。 

 剩下的則是歐洲其他國家,被排在了第二梯隊。 

 第三梯隊是美國、加拿大、俄國等。 

 至於最後的第四梯隊,毫無疑問是亞洲其它各國。 

 比如華夏、櫻花國、印度等。 

 在歐洲人眼裡,即便亞洲出了一個布魯斯教授。 

 但是對於本次比賽也毫無作用。 

 因為參賽者都是大學生。 

 主要還是看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大學的教育能力。 

 《泰晤士報》更是公開發文表示: 

 “第一屆國際物理學奧賽,將會向世界展示歐洲教育的風采。” 

 “東方與西方的差距,將是肉眼可見的。”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