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 作品
第436章 興辦學堂
王倫開辦各種學堂,將蘇頌所著的《本草圖經》、《新儀象法要》也都選為教材,而且給蘇攜送了一筆版權費,這讓蘇攜感慨萬千。
他也清楚,父親博學萬千,其實都是有益於民生百姓的,但常年的官場生涯,讓他從來不敢說這樣的話,做這樣的事情。
現在王倫毫無顧忌地做了出來,他只覺得又羞愧,又感懷,畢竟父親的學問,還是流傳了下去,被更多人知道和學習了。
張叔夜則是又當著一眾編寫農書的官員的面,將朝廷的許多弊端痛罵了一番。
他不是科舉進士出身,而是蔭官,這在大宋朝的官場可是被歧視的。但張叔夜有才幹,從蘭州錄事參軍,一路做到河北西路安肅軍的長官。
這就引發了許多進士出身官員的嫉妒,沒奈何又被降為原職,趙官家上臺後,特招他前來考制誥,賜了進士出身,這才被文官們接納。
張叔夜做事,只要是有利於百姓、有利於朝廷的,他就要做。故而蔡京在任時推行官學改革,張叔夜就極為支持,他這種脾氣,自然再次惹得科舉官員們的不滿。
張叔夜就覺得,王倫推行各種學堂,培養各種專業人才的做法實在太對了,憑什麼一個人的才能只能被科舉規定的名目約束?
他在那裡狂噴,卻沒有一個人敢接話,都知道這位老先生的脾氣,一旦接話,那就少不得要與你辯論一番,何必呢?
張叔夜罵了好一陣,居然難得地誇讚了王倫兩句,看見無人接話,也不再多言,晚上回到住處,卻寫了一篇文章,第二天就要大兒子轉送給了王倫。
王倫看了之後,卻是張叔夜建議王倫開辦一處農事學堂,這個建議與王倫不謀而合。
王倫早就想尋找人才,培育農業相關的新作物,或者將一些江淮之間可以種植的作物向北方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