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 作品

第350章 範季教韓非商業致富,教育育人

 雖然如今的齊國並不主張發展軍事力量,但他們的國力可不弱。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在背後作為支撐。 

 這些錢哪裡來的? 

 大部分都是商人的稅收! 

 這個時代就是一邊享受著商人提供的便利和條件,一邊鄙視這些勤勞的小蜜蜂。 

 在宋代有文章記載:“士農工商,四者謂之業。士者為學,農者為耕,工者治器,商通有無,此之謂事。” 

 說的就是士農工商雖職業分殊,但皆為本業。 

 故四民作為社會的基本民眾,正所謂柱之石,國之本也。 

 秦國的商人地位原本是不低的。 

 但自從商鞅變法提出重農輕商之後,商人的地位才急劇下降。 

 秦代軍人、官吏和百姓都享有人身、財產、婚姻和單獨立戶的權利。 

 但商人、贅婿、後父三種人的權利卻受到限制。 

 秦國推行“重農抑商”。 

 認為農耕是本業,經商是末業。 

 所以商人階層受到歧視,甚至有商人不得穿絲綢一說。 

 可範季覺得,適當提高一下商人的地位並不是什麼壞事。 

 商人的確是掙錢,但也是靠本事掙錢。 

 特別是在這戰火紛飛的戰國時期。 

 在各國間往來做生意的,那可謂是把腦

袋拴在了褲腰帶上。 

 每個國家都是在一邊吸著他們的血,一邊痛斥他們。 

 商人心裡苦,但是商人不說。 

 聊到這裡,範季才點名主題道:“可以以捐辦學堂的名義讓他們出錢,凡是捐辦學堂的,可以給到他們一些相應的優待政策。” 

 “這樣一來,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商業便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商業才是財源滾滾的最佳路徑。” 

 “商業得到發展,國家有錢了,軍事自然而然也能上來。” 

 韓非若有所思道:“學堂的事情也能得到解決,一舉多得。可是……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在裡面。” 

 他抬頭看著範季,面色尷尬道:“王上他......好像比較討厭商人。” 

 範季淡淡點了點頭:“我知道啊。” 

 贏政討厭商人,絕大多數原因是因為呂不韋。 

 “所以這才需要你去勸諫不是?” 

 韓非驚訝地指著鼻子:“我去勸諫?” 

 不是應該你去嗎? 

 你說話可比我好使多了。 

 範季語重心長道:“是你要改革還是我要改革?是你要儒之教化還是我要儒之教化?” 

 “現在連學堂的事情都解決不了,還談和教化?” 

 “辦法已經給你了,幹不幹隨你。” 

 韓非咬了咬牙,勸諫就勸諫。 

 反正我要是惹惱了秦王還得你去保我。 

 “若是學堂辦好了,那如何讓普通百姓願意將子女送去讀書呢?這改變命運又是怎麼個說法?” 

 範季侃侃而談道:“這便涉及到另一項政策,科舉制。” 

 韓非疑惑地問道:“何為科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