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吳2

 黃龍元年(公元229年)置左輔、右弼、輔正、翼正都尉,為太子四友。又有太子賓客及率更令、中庶子、庶子、輔義都尉、左、右部督等。

 門下官散騎常侍,給事黃門侍郎、散騎侍郎等設置略與曹魏同,但地位不甚重要。

 尚書分選曹、戶曹、左曹、賊曹等四曹,可見東吳尚書職任較曹魏為輕。

 中書監設中書令、僕射、丞、郎、令史等。

 御史臺設御史中丞,督軍糧御史及監農御史,又置中執法,左右執法各一人。在殿中察舉違法行為,也稱侍御史。

 武職官有領軍將軍;左領軍、右領軍;中護軍、左護軍、右護軍;中典軍、左典軍、右典軍。又中壘將軍掌宿衛兵。有撫軍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徵東將軍;有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平東將軍。因為孫堅曾任破虜將軍,孫策曾任討逆將軍,不置破虜將軍、討逆將軍。

 法律制度

 孫吳法規主要有“科”、“令”。見於正史《三國志》記載的孫吳立法工作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十月,陸遜上書“勸以施德緩刑,寬賦息調。”孫權於是命陸遜、諸葛瑾對法律條文進行了整理。

 第二次是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孫權征討合肥新城,命孫登留守,總理政務,孫登修訂當時的法律條文,使社會秩序轉好。

 第三次是嘉禾六年(公元237年),對有關官員奔喪進行了規定,杜絕了官員隨意棄官奔喪的現象。

 孫權晚年對文武官吏都存著戒心,任命檢舉官吏校事、察戰,監視文武官員,由此產生了呂壹等誣告陷害的事件。吳國末期刑法亦趨於嚴苛。但總的來說,孫吳在三國政權之中,是相對能夠與民休息的,孫吳社會較為安定,江南經濟、文化也因此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經濟

 儘管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人重視對江南的開拓,但真正意義上第一個振興江南經濟的,毫無疑問地是孫吳,孫吳直到滅亡時還是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這也是後來的東晉和南朝選擇在三吳地區建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吳的經濟活動為後來經濟重心的南移作了一定的準備。

 農業

 孫權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大約在漢建安七年至建安八年間,孫權開始推行屯田。孫吳的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種,採用軍中編制,設置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種田,免除服役。

 公元226年(黃武五年),孫權還採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並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於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

 在今浙江境內開闢有海昌、上虞、新安等屯田區;在湖灘大規模開墾土地,建立了毗陵、湖熟、溧陽、江乘、於湖、赭圻等屯田區;用南遷人口建造了金寶圩;在長江中游建立了潯陽、陽新、武昌、陸口、江陵、長沙漚口等10餘處屯田區。這些措施促進了江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數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則有男女數萬口。孫吳屯田的規模可觀,且多用牛耕,耕作技術也較先進。

 水利

 吳大帝孫權時期,疏鑿長廣溪;在句容修築赤山塘水利;在建業鑿東渠,與城北潮溝相通,用以引導江潮 ,附近鑿婁湖灌溉農田;在烏程建有皋塘、孫塘等水利工程。築東興堤,以遏巢湖水。

 吳景帝孫休時期,從吳興城北到長興修築太湖長堤幾十裡,防止湖水氾濫淹沒農田。在江北的皖城鑿石通水,灌溉稻田。在長江中游地區,引長江支流富水、巴水、澧水支流涔水灌溉農田。

 破崗瀆,孫吳遷都建業時,為避長江風濤之險,加強首都與主要經濟區太湖流域的聯繫,於公元245年(赤烏八年)發屯田將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以通吳會艦船,號破崗瀆。這條運河起自句容小其,橫越高阜,東通雲陽西城,與原丹徒水道銜接;西連淮水,直抵建業城下,沿途修建十四埭用以蓄水。

 丹徒水道,今江蘇鎮江至丹陽間的運河。秦朝始鑿,初無閘壩設施,地勢高仰,河水易於走洩,航行不便。孫吳末年修治丹徒至雲陽水道,因杜野和小辛間“皆斬絕陵襲,功力艱辛”而罷。

 手工業

 造船業

 孫吳時期,孫休曾在建安郡侯官(今福州)設典船校尉,又稱曲郍都尉、曲那都尉,負責率領刑徒造船 。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

 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孫權曾在武昌建造船艦,取名「長安」,是可乘坐三千人的大型船艦。

 青瓷業

 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三國時期,青瓷器在產量、種類和質量上都比東漢時期有明顯提高。

 吳國時,青瓷器主要產地包括如今浙江寧波、紹興、溫州及金華等地區,其原料為一種含石英、高嶺、絹雲母類型的偉晶花崗石風化後的岩石礦,風化程度高,含有較多的高嶺石礦物。這種瓷土含鐵量較高,是燒造青瓷器的理想原料,與石灰石配製而成的石灰釉,光澤好,透明度高。

 銅鐵冶鑄業

 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武昌和會稽是孫吳的兩個手工業中心。武昌的銅鐵器和刀劍大量地運到建業來供應王公貴族們使用。

 孫吳的青銅鏡製造業最為發達,這得益於中國東南部擁有豐富的銅礦資源。從東漢中期起,會稽郡(相當於今浙江東部)就成為了青銅鏡製作的中心。

 紡織業

 紡織業以葛布、越布最為精緻,其柔軟程度甚至超過羅紈。孫吳還盛產“八蠶之錦”; 孫吳宮廷內的織絡作坊擁有上千的生產者。 這些都說明江南的絲織業已有了相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