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 作品

第979章 “教改”——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行知中學教了13年英語的骨幹教師毛亞明,則期盼著早日在身份上獲得歸屬感。她說,學校屬於公參民性質的學校,希望藉此機會轉成公辦學校,包括自己在內的跟隨學校多年的老師能得到政府的妥善安置,“如果能轉成公辦學校教師,我們就更有歸屬感了,更有幹勁了。”

  而一所名校的一位初中老師的心情則有些複雜,他感嘆道:“如果學校轉成公辦的,估計會有一批老師被辭退,也會有一批老師人事關係會轉成正式的。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難,將來報考師範院校的大學生人數或許會減少。”

  校長:建議公參民實施“一校一策”

  在採訪中,多位公參民學校的校長及負責人表示,非常支持教改新政。目前長安教育不均衡的現狀與一些超級民辦學校有關,要想使長安的優質教育更加公平和均衡,讓更多的百姓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就必須要打破現有的格局,而教改的下發不啻為一劑猛藥。可以說,長安的教育真正到了重新洗牌的時候。

  眾所周知,“民強公弱”是長安教育問題一大痛點。而民辦學校掐尖式招生,在全市甚至全省招生,吸引優秀師資,造成“公愈弱,民愈強”的惡性循環。

  長安市一些區縣教育局已經召開了相關會議聽取了民辦學校的意見。有不少民辦學校校長表示願意全部轉成公辦,也有一些校長表示不願意轉成公辦。長安一位中學校長透露,“可能是擔心失去辦學優勢吧”。他指出,長安公參民辦學情況比較複雜,既有大學參與的辦學,也有政府參與的辦學,最好能實施“一校一策”。

  1995年,高新教育起步,26年時間,隨著高新區的迅速發展壯大,教育投入不斷加大,教育改革也在不斷迭代。教育是長安高新區的一張王牌、一張名片,長安高新區也一直堅持教育優先戰略。長安高新一所知名小學校長坦言,“得知公參民學校要轉成公辦,也有一段時間比較茫然。”她建議,如果高新的學校要轉為公辦,能否實施“一校一策”,保留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其實也是賦予校長更多的責任和義務。政府可以加強對學校自主辦學有效運行的監管,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校的教學質量向良性發展。

  針對民辦學校的辦學情況,長安各區縣已經在做摸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