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55、刀削柰果皮(二章半合一,作收6w加更...)

  而趙姬曾經丟棄朱襄一事,知道的人也不多。即便知道,他們也認為朱襄公那麼寬厚仁善的人,早就原諒趙姬。

  朱襄公這樣的聖人肯定特別在乎親緣,說不定早就想和趙姬和好。

  待趙姬成了王后,與秦王、太子和長平君都會修復關係,到時候一家人和樂融融,趙姬就成了秦國炙手可熱的權貴。

  他們不趁著趙姬還未成為權貴的時候討好趙姬,豈不是太蠢了?

  於是隨著夏姬去探望趙姬,趙姬所居住的別院前送禮的人便絡繹不絕。

  華陽王后的那愚蠢的弟弟陽泉君也試圖給趙姬送禮,還勸華陽王后討好趙姬。

  這樣等子楚繼位之後,她的日子才會繼續好過。

  華陽王后一邊為回到咸陽的嬴小政繡衣服,一邊頭也不抬道:"我知曉自己並不聰慧,一生榮華富貴都依靠大王。大王也知道如此,所以需要我做什麼,都會詳細地提點我。大王多次告訴我,千萬不可親近趙姬,我便不會親近趙姬。"

  華陽王后撫摸著膝蓋上的衣服,想著是不是要將衣服做大一點。

  "若是需要我親近趙姬的時候,大王自會告訴我。不過,即便大王告訴我,我也不會親近趙姬。"華陽王后橫眉道,"那個毒蠍婦人差點害死雪姬。雪姬是我唯一的友人。"

  陽泉君聽言,難得聰明瞭一次。

  他知道長平君夫婦伉儷情深,長平君夫人又是公子政養母。若趙姬真的與長平君夫人有仇,恐怕自己貿然投靠趙姬並不是明智之舉。

  "罷了,我兩不相幫。"陽泉君道。

  華陽王后罵道:"什麼兩不相幫?你有機會就去親近長平君,去向長平君請教學問!無論是夏姬、趙姬,誰在子楚和政兒心中的地位比得過長平君?我是王后,不能親近外臣,你可以!"

  陽泉君結結巴巴道:"我、我不敢去。我只要一去,長平君就會拉著我問我讀了什麼書。"

  華陽王后氣得把針線活放到一邊,拎起旁邊量衣服的尺子,追著弟弟抽。

  陽泉君抱頭鼠竄。

  他自知理虧,但他真的不愛讀書啊。

  長平君每次都和藹地問他每日讀了什麼書,練了多少字,有沒有習武,還約他一同去荀子那裡上課,他能不躲嗎?

  大家就不能一起看看歌舞聽聽樂聲,玩玩投壺行酒令嗎?

  長平君與同齡貴族格格不入,是咸陽城公認的!

  華陽王后追打陽泉君之後,陽泉君沒有再給趙姬送禮。

  外界都傳華陽王后瞧不起趙姬,今後必定與趙姬生出間隙。

  趙姬好不容易得意,聽到華陽王后瞧不起她,心中難免生出怨恨。

  "咸陽城裡的人在觀望,華陽王后和趙姬今後會起何種衝突。"蔡澤給朱襄介紹咸陽城內的近況,"因君上和太子特意放任,現在王宮氣氛十分緊張。"

  朱襄扶額道:"別給我說趙姬,一提起她我就頭疼。"

  看著朱襄擺爛的模樣,蔡澤嘴角抽了抽。

  "你不在子楚繼位前處理好她,難道讓政兒處理?"蔡澤不滿道,"即便政兒不會心軟,但那畢竟是他生母,他做什麼都會有違孝道。"

  朱襄道:"那趙姬不是子楚的夫人嗎?當然是子楚來管。我這個已經被趙姬掃地出門分家的弟弟,怎麼能管外人?"

  蔡澤更加無語。

  子楚處理倒是沒問題,但他在顧忌你啊。

  蔡澤趁著秦王和子楚都還沒來,直言道:"他若不是顧忌你,早就讓趙姬病逝了。

  朱襄閉上嘴,神情更疲憊了。

  他厭惡趙姬,卻不能取趙姬性命。

  何況趙姬是政兒生母,政兒即便對趙姬不喜,恐怕也是不願意見到生母被害死。

  他還以為趙姬被關了這麼久,會稍稍老實一些,知道低調處事才能得到自由。

  沒想到趙姬的精神如此"堅韌",只要給一點陽光就必定燦爛,甚至變本加厲的燦爛。

  朱襄真是羨慕趙姬的樂觀精神。他若是有這麼愚蠢樂觀,每日一定很開心。

  就是身邊的人不開心。

  "趙姬在趙國時受了很多苦,身體一直很虛弱,時常生病。她被封為王后之後,留在一處別宮休養身體,不會與夏同、政兒同住。"朱襄嘆了口氣,道,"王宮裡華陽太后和夏太后,足夠為夏同管理後宮了。"

  蔡澤道:"你肯下這個狠心,我就放心了。"

  子楚和他的意思也是繼續將趙姬關著,永遠不讓她出現在政兒面前。

  子楚甚至擔心她會比自己活得長,特意和秦王柱商量好了,秦王柱一份詔書,他自己一份詔書,兩份詔書讓趙姬守陵,後世秦王絕不可放趙姬出來。

  若不是擔心朱襄和政兒有心理負擔,子楚早就一杯毒酒送趙姬上路。

  可惜子楚為了顧及朱襄和政兒的名聲,雖軟禁趙姬,還得好吃好喝地供著她。

  趙姬反倒是身體更健康了,胖了好幾圈。

  若是趙姬肯安分,她雖不得離開居住的院落,也能安穩終老。

  而大部分女子都不會離開居住的院落,趙姬受到的限制其實不多。

  只是現在她不安分,那麼生活就不會這麼好了。

  子楚留著她,還有個原因是趙姬活著當秦王后,贏小政的地位才更穩固。

  而當趙姬當上了秦王后之後,她的性命就沒有價值了。

  朱襄扶著額頭,再次嘆了口氣,轉移話題:"我聽聞藺禮已經回咸陽,他還沒到?"

  蔡澤道:"他閒不住,回來中途去拜訪了廉公,又去出訪了趙國,希望說服趙王放信陵君戍邊。"

  朱襄放下扶額的手,疑惑道:"都一年了,信陵君還未說服趙王?"

  蔡澤道:"除了秦國,其餘六國國君很少讓他國公子掌握兵權。"

  朱襄想了想,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雖然他國貴族求仕很正常,但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與魏王的關係太親近,他這樣的公子在他國掌握兵權,確實會引起國君忌憚。

  秦國這樣才叫不正常。

  朱襄道:"我習慣了秦國的情況,給他出了個餿主意。"

  蔡澤沒好氣道:"你才知道你出的是餿主意?不過這個餿主意如果成真,倒也不錯。現在趙王估計快鬆口了。"

  朱襄好奇:"趙國又發生什麼事了?"

  蔡澤道:"是廉公攻燕的餘波。"

  當年趙國陷入饑荒,廉頗為了讓更多的趙人活下去,幾乎將攻佔的燕國城池變成焦土,從燕國掠奪了大量糧食回趙國。

  那之後燕國雖然沒有亡國,也一蹶不振,燕王很快在悲憤抑鬱交加中辭世。

  新的燕王繼位之後,立刻將對趙國的仇恨當做團結燕國的工具,平定了燕國的人心。

  包括秦國在內不包括趙國在內的六國,也樂於看到一個仇恨趙國的燕國復興,所以偷偷給了燕國很多幫助。

  所以燕國很快緩過來,與趙國邊境多有摩擦。

  "燕國認為自己緩過氣了,要一雪前恥,攻打趙國復仇。趙國已無大將,由一沒什麼名氣的老叟領兵,居然也勝過了燕國。"蔡澤滿臉鄙夷,就差沒直言燕國廢物,"不過趙國的兵力也被消耗了不少,難以維持北方三郡的開銷。"

  朱襄都忍不住譏笑出聲了:"趙王無法維持北方三郡的開銷,難道想讓魏無忌自籌錢糧為他戍邊?"

  蔡澤道:"信陵君去了趙國之後,雖在魏國的食邑被魏王收回,趙王補給了他同等食邑。或許趙王是想把信陵君的食邑換成北方三郡。"

  朱襄狠狠翻了個白眼:"他還真想得出來。"

  蔡澤道:"他不這麼想,藺贄也會讓他這麼想。藺贄好歹是藺相如之子,他雖已經是秦國丞相,但趙人也相信他仍舊心繫趙國。"

  蔡澤嘆了口氣,接著道:"何況他此舉,確實是為了趙國好。除了魏無忌,還有誰能為趙國戍邊?這才幾年?北方胡人又蠢蠢欲動。難道趙國想讓胡人打進來?那可比被秦國滅國丟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