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34、荀子醉米酒
東周後禮儀崩壞,周王連自己的直屬地都沒有了,魯國成為周朝卿大夫的逃難地,是天下週禮保存最完善的地方,“周禮盡在魯矣。
這周禮不僅指遵循周禮的人才,也指周朝幾百年的典籍。
楚人動手太快。嚐到了咸陽學宮的好處後,秦王柱聽到了楚國滅魯的消息,心疼極了。
魯國與秦國不接壤,秦國又不能隔著三晉去攻佔魯國,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楚國搶了先。
“可能正因為魯國在週中的重要地位,春申君才會選擇滅魯來討楚王歡心。藺贄道,“當日我出使楚國時,楚王對咸陽學宮讚不絕口。或許楚王也想建造一個學宮。
荀子對此嗤之以鼻:“楚國會任用外來人才?”
朱襄接嘴:“楚國如果願意任用外來人才,屈原就不會投江了。”
眾人皆嘴角微抽。朱襄這句話也太損了。
“不管能不能,先做個樣子。”藺贄道,“春申君親自領兵,應該會保護好魯國的典籍。”
荀子嘆氣:“魯儒們也帶了一些典籍入秦,只是數量只佔魯國所藏典籍的極小一部分。
朱襄拍著胸脯道:“荀子,我馬上準備和楚國做棉布生意。我去把他們掠走的魯國典籍買回來!”
荀子斥責道:“滿口買賣,粗俗!”
朱襄垂著頭聽訓。
荀子道:“換得後好好整理,讓人多抄幾份再送往咸陽,以免丟失。”
朱襄乖巧道:“是。”
藺贄對朱襄擠眉弄眼。荀子就是嘴硬!
“不僅魯國被滅了,衛國也幾乎已經成為魏國附屬。”子楚道,“魏王為了挽回逼走魏無忌的威信,執殺衛國國君,立他的女婿為國君。”
朱襄疑惑:“執殺?”
“魏王命令衛國國君去拜見他,衛國國君去了之後,他就把衛國國君抓起來殺了。蔡澤臉上露出嘲諷的冷笑,“他以為這麼做,能挽回自己的威信。”
秦王柱摸了摸腦袋:“這這居然比我君父還過分。”
秦昭襄王最大的黑歷史就是誘騙楚懷王入秦後將其囚禁,致使楚懷王在秦國鬱鬱而終。
但即便是秦昭襄王,也只是軟禁楚懷王,好吃好喝地供著他,只是不准他回國。命令他國國君前來拜見,然後直接殺掉,這也太
荀子默默喝了一口米酒。連秦王都認為魏王此舉太過,魏王,哼。
朱襄也默默喝了一口米酒壓壓驚。
此時禮樂崩壞,一個國君比一個國君寡義無恥。對比來對比去,被中原文明排斥在外的蠻夷秦國國君和楚國國君,居然道德還稍稍高一些了。
魏王此舉居然比戰國大魔王、良心深海溝秦昭襄王還令人不屑。這是什麼讓人笑不出來的地獄笑話?
再喝一口米酒壓壓驚。
在原本歷史中,魏王會在公元前252年才執殺衛懷君,因為信陵君竊符救趙留在了趙國,秦國十分高興地出兵魏國,在公元前254年迫使魏國向秦國臣服。
原本衛國處於幾國交界處,經常被韓魏趙揍,最後一次是被魏國揍了,向魏國臣服。現在見魏國都向秦國臣服了,作為小國的智慧,衛國自然便向秦國示好。
魏王心裡憋屈,又不敢去找秦國,思來想去,就命令衛國國君來朝見他。待衛懷君到達魏國後,就把他抓起來殺了,立自己女婿為衛國國君,將衛國完全納入魏國的招數,來消弭心中對秦國的憋屈憤恨,提升自己的威望。
現在魏無忌跑去為趙國戍邊,直言不會再回魏國。秦國大將廉頗攻韓,時不時地在魏國邊境上晃悠過界,魏王心慌了。
他知道秦國不來攻打魏王,正是因為信陵君的震懾。
秦國不是打不過有信陵君的魏國,只是很麻煩,所以先繞開魏國。
現在信陵君離開了魏國,所有魏國貴族都知道,秦國人可能要打過來了。
魏王在排擠猜忌魏無忌的時候,朝中群臣都認可了。
雖然有同情魏無忌的人,但他們不能忤逆魏王的意見。而大部分魏國貴族對魏無忌不僅心存嫉妒,也不滿信陵君的處事行為。
信陵君結交朋友和收留門客不看出身,只看才華和自己的眼緣。他常常與一些庶民門客平等相交,連姐夫平原君都曾經對此頗有微詞。魏國貴族,特別是與信陵君同為魏國公子的一些人,對信陵君就更加不滿。
信陵君每次掌握權力,都會將手下門客安插在重要職位。
這在戰國是慣例。貴族的家臣,就是在貴族得勢的時候充當下屬的。
但信陵君許多門客出身不好,比如他帶去衝鋒陷陣的先鋒居然是個屠狗之輩。
魏國貴族厭惡這些人站在自己頭上,獲得自己立不了的功勞。
所以魏國貴族既敬仰魏無忌,依賴魏無忌,又“瞧不起”魏無忌的處事。
這一切在魏無忌展現出離開的決心後就不一樣了。
魏無忌還在魏國的時候,即便他們對魏無忌不好,秦國攻打過來時,身為魏公子的魏無忌還是會為魏國賣命,所以他們肆無忌憚。
魏無忌去了趙國領兵戍邊,將來魏國出事,魏無忌鞭長莫及。
於是魏國朝堂對魏王的不滿聲音日益加重,希望魏王趕緊討好魏無忌,求魏無忌回來,魏王的威信一落千丈。魏王便再次拿衛國開刀,來提升自己的威望,發洩自己心中的憋屈憤恨。
衛國就那麼點地,現在是幾國的緩衝地帶。魏王就算佔領了這一塊地方也沒有利益,還因為對待衛國國君的野蠻行為而讓人不齒。
“如果這樣的行為能讓魏王在魏國的威信上升,卿大夫因此支持魏王,那麼魏國合該滅亡了。”朱襄點評道。
荀子頷首,無聲認同。
這不僅是荀子在禮法上不認可魏王。他在禮法上也不認可秦昭襄王,但也說秦昭襄王是個有為國君。
荀子一向很務實。
魏王不僅侮辱了自己的名聲,還沒獲得任何好處。這樣的愚蠢,如果能讓魏國士人認同,那麼整個魏國從上到下都很愚蠢,便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荀子有時候對秦王和秦國不滿的時候,在心裡扒拉對比七國君王,總會無奈地嘆口氣,然後接受如今不太滿意的現實。
沒辦法,秦國和秦王是不好,但六國更爛,爛到荀子看不到任何他們會贏的希望。
甚至說難聽些,哪怕他們獲得了鬼神相助,戰勝了秦國,他們統一天下後,可能也沒有荀子現在看在眼中的幾個秦王對天下好。
荀子對魯儒們也是如此說的。
如果他們不滿意秦王,就去尋一個比秦王更好的國君投靠。
這個世界不是靜止不動的,不可能如魯儒所想的那樣保持原樣。
如果如魯儒所想的那般,魯國也就不會滅亡,魯儒也不會逃亡了。荀子最看不起魯儒那群把頭埋在書堆裡,完全逃避現實的懦弱模樣。
不愧是賤儒孟氏的弟子,身上沒有半點讓人看得起的地方。
天下總會被統一,七國中有六國一定會很快滅亡。不要心存僥倖。
所以如果魯儒們對秦國不滿,大可去支持他們看重的國君爭奪天下。滿口“戰爭不仁”“諸侯國都是周的分封國不該自相殘殺等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大道理,有什麼用處?
無用之言,無用之人,不如死去。
荀子讓朱襄帶魯儒南下,就是用南方的蠻夷去治治他們的腦子,免得他們埋頭在竹簡木簡中,連世界是什麼模樣都不知道。
哼,孟氏賤儒也就教書的本事稍稍強一些,正好去教化蠻夷。
若能讓蠻夷學會孟氏賤儒那些軟弱,秦軍南下的時候造成的殺戮就會小許多。
荀子喝得微醺後,矜持消失,話匣子打開,拉著朱襄的手,罵起孟氏賤儒來。
秦王柱本來也有點暈乎乎,準備回寢宮睡覺。他一聽到荀子罵人,精神就來了。
子楚給秦王柱端了一杯加了酸梅汁的水,讓秦王柱醒了醒瞌睡。
秦王柱捧著水杯,全神貫注聽荀子罵人。
藺贄從袖口裡摸出一卷紙和毛筆,毛筆在舌尖上點了幾下,無比興奮地將荀子罵人的話記下來。
這些都會成為他在朝堂上舌戰同僚的素材。
蔡澤也不由將身體前傾,豎著耳朵聽荀子教導。
子楚看了看友人,也聚精會神聽了起來。
朱襄的雙手被荀子抓得緊緊的,聽荀子罵人罵得他耳朵都嗡嗡響,唾沫噴了自己一臉,不由哭笑不得。
這可真的是
原來荀子這麼討厭孟子嗎?怪不得孟子後世的門徒們也這麼討厭荀子。
朱襄一邊聽荀子罵人,一邊想起自己學儒時,聽到的一些小道消息。
孟子別看理論很“仁義”,他自己也是個暴脾氣,經常與人對噴,罵人特別難聽。
孟子比荀子大一輩,是荀子之前統率儒家的人。孟子在稷下學宮的時候,罵遍眾人無敵手,並自詡齊國國君的老師。
荀子那時候應該在孟子手下求學過。
孟子和荀子的理論不合,應該在稷下學宮就交鋒過。但孟子的噴子功力十足,身手也不差,還壓了荀子一輩。在很重視輩分的儒門中,荀子天生比孟子弱一頭。
那時荀子一定被孟子罵過很多次無力還手還口,十分憋屈吧?
朱襄真想看到那一幅畫面。
孟子荀子他都喜歡。如果孟子和荀子對罵,並且對打起來,他就更喜歡了。
荀子有了地位之後,孟子已經去世,荀子已經不能與孟子直接對噴,只能寫文章罵人。荀子一定覺得很寂寞吧。
魯儒基本都是孟子的門徒。現在魯儒來到了咸陽學宮,荀子的精神肯定會好許多。
聽,荀子現在罵人罵得多有活力,一定能高壽。
朱襄將荀子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副神遊天外的模樣。
荀子已經喝醉了,都沒發現朱襄敷衍的態度。否則他高低會給朱襄來兩戒尺。
荀子罵完人之後,就醉倒了。
朱襄背起荀子,在秦王柱安排的宮殿住下,服侍荀子入寢。
秦王柱十分滿意這頓飯。他不僅吃到了美味的東西,還看到了不少熱鬧。
朱襄離開後,他連熱鬧都很少看到了。
哎,自己當太子的時候,群臣也沒有那麼怕自己啊。怎麼現在他們就一副對自己戰戰兢兢的模樣,連熱鬧都不給自己看了?
秦王柱晃晃腦袋,那模樣像極了贏小政。
嬴小政真是集合了前幾代秦王所有的“優點”。
荀子第二日醒來時,朱襄已經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