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修行數載
山中清修時日對常人而言定是枯燥且漫長的,然于慧心與空寂法師這般醉心佛法之人而言,時間總是一晃而過,經山佛海廣大而無際。
已入山修行五載,又有得到高僧為師,慧心的佛法修行早已增進諸多,小有所成。不過短短數年,本寂寂無名的慧心在岐州已小有名氣,除卻本因空寂大師關門弟子而傳出的名頭,更多亦是因其所通曉的、僅次於空寂法師的佛法修為。
人們本驚訝已十八年不曾收徒的空寂大師再度收了一名關門弟子,對這位名為慧心的弟子自是心存好奇與探究。後空寂大師下山講經,慧心跟隨身後,人們便也得以一睹這關門弟子的風采。
最初的印象,自是在相貌上,慧心那出眾的相貌與氣質,著實令眾人眼前一亮。眾人回想起來,曾幾何時,年輕時的空寂大師,本也是風華絕代的人物。
因這外貌上的驚喜,對於慧心的佛法,人們便有了更多的期待。
這五年來,靈臺寺內藏經閣的經書慧心早已涉略無數,且那些禁止尋常弟子接觸的經書,慧心亦研讀諸多。加其悟性高,又有高師引導,雖不過短短數年,佛法卻已然超過了住持空智法師,更是寺中尋常弟子所不能及。
自收了慧心為徒,空寂法師閉關時長便少了許多,一年基本兩次左右,每次不過個把月,且有時亦會叫上慧心同他一起閉關。
空寂法師閉關的時長雖少了,下山講經的次數卻比往年都多了許多。
往年其講經次數一年一回已是至多,現如今每年皆有兩回。然慧心心中自也清楚,空寂法師下山講經,亦是給他提供學習機會,增長見聞。除卻見識到了設壇講經的空前盛況、岐州民眾的熱衷與虔誠,更見識到了與異寺僧人辯經的焦灼及思想碰撞,這無異於對慧心的修行大有裨益。
如此想來,修行總歸是源自塵世間的交流與碰撞,感悟與世間萬物不可分割。
最初隨師父空寂法師下山增長見識的慧心,自是不曾顯山露水。對於講經與辯經,他的經驗十分缺乏,僅與寺中與師父及其他弟子有過數次辯論與交流,而岐州城內開壇講經及前來辯經的僧人,皆修為高深,辯起經來鋒芒畢露,言辭犀利,叫人看得酣暢淋漓又緊張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