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八章 白衣僧人
兩旬過後,陳平安一行人,路過一座山勢陡峭如女子黛眉的高山,入了地界後,短短一炷香的山徑小路,竟然就已經碰到了兩撥男女,一撥十數人有富貴氣,多是官府出身,幾名扈從侍衛,一律懸佩制式長刀,男女老幼皆有。另外一撥人渾身的江湖氣,總計六人,四位約莫五十歲的男子,呼吸沉穩,行走無聲,必然是青鸞國江湖上一等一的武把式無疑,為首一人是位鷹鉤鼻老者,眼神凌厲,身邊跟著一位圓臉少女,雖然姿色並不出彩,可生了一雙靈秀眼眸,顧盼生輝。
兩撥人都是往山上行去,先前陳平安遇上那幫官家人物,就主動上前問了此地風物人情,對方一番介紹,陳平安才知道這座青要山山頂有一座金桂觀,道觀內有神仙修行,只是經常一年到頭都閉門謝客,去年冬,道觀讓樵夫遞話出來,準備收取九位弟子,只要年紀在十六歲以下,不問出身,只看機緣,所以近期有不下三百人,各自攜帶家中少年少女或是稚男童女,絡繹不絕,紛紛湧入青要山。
陳平安惦念著如今還放在大都督府的真武劍和短刀,就不太願意湊熱鬧,張山峰和徐遠霞這兩年跋山涉水,尤其是見過了青鸞國的水陸道場和慶山國的羅天大醮後,對於一座山頭的開門收徒興趣不大,至於金桂觀的道士是真神仙還是假高人,一行人更是不太上心。
寶瓶洲尋常一國之內,金丹地仙就已是高不可攀的存在,畢竟如大驪王朝這般藏龍臥虎的存在,放眼整座浩然天下都不多見。
隨著大驪宋氏鐵騎踩在了觀湖書院以北不遠,除了學宮給予的正統名義,事實上大驪等於囊括了一州之地的半壁江山,大驪被視為天下第十大王朝的呼聲,愈演愈烈。
遇上第二撥人的時候,圓臉少女眼神中的一驚一乍就沒有停過,揹著一隻竹箱、腰間別有一隻硃紅酒壺的白袍年輕人,騎在黃牛背脊上的黑炭小丫頭,腰間竹刀竹劍交錯而懸,揹負長劍的絕色女子……還有年輕道士和大髯刀客,真是一支古怪的遠遊隊伍。難道這就是爺爺曾經說過的山澤野修?
好在黑衣老者雖然一看就不是易於之輩,可身為老江湖還是願意講些老規矩,很快制止了少女肆無忌憚的打量視線,不但如此,還與陳平安點頭致意,大概算是替晚輩道歉。
陳平安便抱拳一笑,作為回禮。
行走江湖,多是這樣的萍水相逢,只是本該就此陌路的兩撥人,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給重新聚在了一起。
罕見的狂風驟雨,使得山間小路格外泥濘難行,春寒本就凍骨,山風呼嘯而過,這場雨水又極為陰冷,裴錢直接給黃豆大小的雨水打蒙了,砸得臉龐火辣辣生疼,很快就嘴唇鐵青,渾身打顫,這還是裴錢習武之後的體魄,若是習武之前,估計只是這一會兒功夫的風吹雨淋,就足夠讓裴錢一病不起。
陳平安讓朱斂探路,看附近有無躲雨的地方,佝僂老人身形如猿猴,在樹木崖石間輾轉騰挪,很快就回來,說前邊不遠處有個天然生成的大石窟,當下已經有一夥人在那邊落腳,燃起了火堆取暖。陳平安背起裴錢,戴了一頂斗笠,還取了件蓑衣出來,儘量讓裴錢少受些山風雨水的衝擊。
張山峰幾乎要睜不開眼,走在陳平安身邊,大聲提醒道:“這場大雨不對勁。”
陳平安點點頭,取出一張材質相對普通的黃紙符籙,正是《丹書真跡》上品秩最低的陽氣挑燈符,逢山遇水,破敗廟觀或是亂葬崗,陳平安都會以此符開路,查看一方水土其中陰煞之氣的濃郁程度,陳平安雙指捻符,輕輕一抖,真氣澆灌其中後,瞬間點燃,所幸指尖這張挑燈符燃燒速度不快,比起當年孤身闖入綵衣國城隍廟那次,遜色很多,陳平安小心起見,沒有熄滅挑燈符,持符開道,以免前方有陷阱。
山坳一役,與一位金丹地仙結下樑子不說,說不定還惹來那夥散修的覬覦,不可不慎。
不但如此,陳平安還詢問那頭黃色土牛,是否知曉這一帶有大妖做山大王,黃牛雖未幻化人形,卻可口吐人言,搖晃腦袋,“我開竅之後五百年間,不說最近兩百年蟄伏地底,之前都不曾聽說青鸞國這邊有山精鬼魅作亂,倒是三百年前,在離此三百里外的一座佛寺,見過一幕僧人說佛法、桂子如雨落的場景,十分神奇,當時傳言那些落滿寺廟一地的金色桂子,就來自這座青要山的那些桂樹。”
徐遠霞伸手扶住斗笠,大聲笑道:“那座佛寺我跟張山峰早就去過,名氣太大,不得不去,只是除了牆壁上的題字,其它沒瞧出門道,幾樁著名佛門公案的遺址,早已圈禁起來,不許香客涉足,我們倆閒逛了半天,倒是見著了一幕,讓我寫在了遊記裡頭,暮色裡有兩位負責搬運功德箱的小沙彌,大概是覺著香客稀疏,沒有外人了,兩個小沙彌便踮起腳跟,彎腰伸手去胡亂抓錢,掏了半天,最早摸出一顆銀子的小沙彌哈哈大笑,兩人肩挑著功德箱,掏出銀子的小沙彌便走在了前頭,我跟張山峰一看,給逗得不行,原來功德箱得搬往後邊去,有好長一段階梯要走,自然是前邊的佔便宜,後邊挑擔子的吃苦頭。”
陳平安對於佛家一事,瞭解不多,寶瓶洲佛門不興,甚至可以說是九大洲裡香火最少的一個,以至於陳平安反而是在藕花福地,經常去那座毗鄰狀元巷的心相寺,才接觸到了一些佛法,疑惑道:“不是說僧人雙手不碰錢財嗎?”
張山峰笑了笑,“天底下哪有雷打不動的規矩。”
徐遠霞打趣道:“那些寺廟沒白逛,這話說得很有禪機啊。”
黃牛極少出聲,除非是別人問話,才會開口。
這會兒便沉默下去,只是它清楚記得,那座古老佛寺建在了一座山腳,當時已是觀海境的它就在山頂林蔭之間,望向那座寺廟,因為不敢太過靠近人間香火,既怕驚擾世人,更怕惹來神仙人物的厭惡,它只能遙遙看到一位雪白袈裟的年輕僧人,在一處懸掛鐵馬的屋簷下,他伸出手,金色桂子如雨點落在他的手心。
陳平安和張山峰徐遠霞說笑之間,腳步飛快,收了還剩下半張的挑燈符入袖,他們已經來到了朱斂尋見的那座洞窟,頗大,如鄉野村莊的祠堂,足夠容納三四十人。
一路走來,陽氣挑燈符緩緩而燒,而且離開那條登山之路越遠,燃燒速度就越慢,這場名副其實的陰雨,多半是有練氣士在針對金桂觀此次收徒盛舉。
先到石窟眾人,清一色是女子,七八人,年長者是白髮老嫗,年紀最小不過豆蔻少女,因為遭了一場大雨,原本用來遮掩容貌的冪籬,便顯得累贅,與斗笠雨傘蓑衣一起放在腳邊,她們此刻正在烤火,見到了陳平安一行人,眼神清冷,其中幾人挪了挪位置,靠近篝火,顯然不願與陳平安他們有太多交集。
陳平安忍不住轉頭瞥了眼朱斂,後者笑容“憨厚”。
這些師出同門的女子應該在下雨之處,就進入了石窟,早早收集了枯枝,如今石窟外邊狂風大作足可掀屋,大雨滂沱,陳平安一行人就只好乾瞪眼,張山峰作為練氣士,雖然境界不高,但是以一些入門術法生火,並不難,只不過出門在外,隨意施展神通,是修行大忌。
陳平安幫著裴錢搭好了牛皮帳篷,然後從竹箱拿出她的乾淨衣裳,讓隋右邊
給裴錢換上。
等到裴錢活蹦亂跳走出帳篷,先前遇上的那幫江湖人士也原路返回,狼狽不堪地來到石窟避雨。
兩撥人都是往山上行去,先前陳平安遇上那幫官家人物,就主動上前問了此地風物人情,對方一番介紹,陳平安才知道這座青要山山頂有一座金桂觀,道觀內有神仙修行,只是經常一年到頭都閉門謝客,去年冬,道觀讓樵夫遞話出來,準備收取九位弟子,只要年紀在十六歲以下,不問出身,只看機緣,所以近期有不下三百人,各自攜帶家中少年少女或是稚男童女,絡繹不絕,紛紛湧入青要山。
陳平安惦念著如今還放在大都督府的真武劍和短刀,就不太願意湊熱鬧,張山峰和徐遠霞這兩年跋山涉水,尤其是見過了青鸞國的水陸道場和慶山國的羅天大醮後,對於一座山頭的開門收徒興趣不大,至於金桂觀的道士是真神仙還是假高人,一行人更是不太上心。
寶瓶洲尋常一國之內,金丹地仙就已是高不可攀的存在,畢竟如大驪王朝這般藏龍臥虎的存在,放眼整座浩然天下都不多見。
隨著大驪宋氏鐵騎踩在了觀湖書院以北不遠,除了學宮給予的正統名義,事實上大驪等於囊括了一州之地的半壁江山,大驪被視為天下第十大王朝的呼聲,愈演愈烈。
遇上第二撥人的時候,圓臉少女眼神中的一驚一乍就沒有停過,揹著一隻竹箱、腰間別有一隻硃紅酒壺的白袍年輕人,騎在黃牛背脊上的黑炭小丫頭,腰間竹刀竹劍交錯而懸,揹負長劍的絕色女子……還有年輕道士和大髯刀客,真是一支古怪的遠遊隊伍。難道這就是爺爺曾經說過的山澤野修?
好在黑衣老者雖然一看就不是易於之輩,可身為老江湖還是願意講些老規矩,很快制止了少女肆無忌憚的打量視線,不但如此,還與陳平安點頭致意,大概算是替晚輩道歉。
陳平安便抱拳一笑,作為回禮。
行走江湖,多是這樣的萍水相逢,只是本該就此陌路的兩撥人,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給重新聚在了一起。
罕見的狂風驟雨,使得山間小路格外泥濘難行,春寒本就凍骨,山風呼嘯而過,這場雨水又極為陰冷,裴錢直接給黃豆大小的雨水打蒙了,砸得臉龐火辣辣生疼,很快就嘴唇鐵青,渾身打顫,這還是裴錢習武之後的體魄,若是習武之前,估計只是這一會兒功夫的風吹雨淋,就足夠讓裴錢一病不起。
陳平安讓朱斂探路,看附近有無躲雨的地方,佝僂老人身形如猿猴,在樹木崖石間輾轉騰挪,很快就回來,說前邊不遠處有個天然生成的大石窟,當下已經有一夥人在那邊落腳,燃起了火堆取暖。陳平安背起裴錢,戴了一頂斗笠,還取了件蓑衣出來,儘量讓裴錢少受些山風雨水的衝擊。
張山峰幾乎要睜不開眼,走在陳平安身邊,大聲提醒道:“這場大雨不對勁。”
陳平安點點頭,取出一張材質相對普通的黃紙符籙,正是《丹書真跡》上品秩最低的陽氣挑燈符,逢山遇水,破敗廟觀或是亂葬崗,陳平安都會以此符開路,查看一方水土其中陰煞之氣的濃郁程度,陳平安雙指捻符,輕輕一抖,真氣澆灌其中後,瞬間點燃,所幸指尖這張挑燈符燃燒速度不快,比起當年孤身闖入綵衣國城隍廟那次,遜色很多,陳平安小心起見,沒有熄滅挑燈符,持符開道,以免前方有陷阱。
山坳一役,與一位金丹地仙結下樑子不說,說不定還惹來那夥散修的覬覦,不可不慎。
不但如此,陳平安還詢問那頭黃色土牛,是否知曉這一帶有大妖做山大王,黃牛雖未幻化人形,卻可口吐人言,搖晃腦袋,“我開竅之後五百年間,不說最近兩百年蟄伏地底,之前都不曾聽說青鸞國這邊有山精鬼魅作亂,倒是三百年前,在離此三百里外的一座佛寺,見過一幕僧人說佛法、桂子如雨落的場景,十分神奇,當時傳言那些落滿寺廟一地的金色桂子,就來自這座青要山的那些桂樹。”
徐遠霞伸手扶住斗笠,大聲笑道:“那座佛寺我跟張山峰早就去過,名氣太大,不得不去,只是除了牆壁上的題字,其它沒瞧出門道,幾樁著名佛門公案的遺址,早已圈禁起來,不許香客涉足,我們倆閒逛了半天,倒是見著了一幕,讓我寫在了遊記裡頭,暮色裡有兩位負責搬運功德箱的小沙彌,大概是覺著香客稀疏,沒有外人了,兩個小沙彌便踮起腳跟,彎腰伸手去胡亂抓錢,掏了半天,最早摸出一顆銀子的小沙彌哈哈大笑,兩人肩挑著功德箱,掏出銀子的小沙彌便走在了前頭,我跟張山峰一看,給逗得不行,原來功德箱得搬往後邊去,有好長一段階梯要走,自然是前邊的佔便宜,後邊挑擔子的吃苦頭。”
陳平安對於佛家一事,瞭解不多,寶瓶洲佛門不興,甚至可以說是九大洲裡香火最少的一個,以至於陳平安反而是在藕花福地,經常去那座毗鄰狀元巷的心相寺,才接觸到了一些佛法,疑惑道:“不是說僧人雙手不碰錢財嗎?”
張山峰笑了笑,“天底下哪有雷打不動的規矩。”
徐遠霞打趣道:“那些寺廟沒白逛,這話說得很有禪機啊。”
黃牛極少出聲,除非是別人問話,才會開口。
這會兒便沉默下去,只是它清楚記得,那座古老佛寺建在了一座山腳,當時已是觀海境的它就在山頂林蔭之間,望向那座寺廟,因為不敢太過靠近人間香火,既怕驚擾世人,更怕惹來神仙人物的厭惡,它只能遙遙看到一位雪白袈裟的年輕僧人,在一處懸掛鐵馬的屋簷下,他伸出手,金色桂子如雨點落在他的手心。
陳平安和張山峰徐遠霞說笑之間,腳步飛快,收了還剩下半張的挑燈符入袖,他們已經來到了朱斂尋見的那座洞窟,頗大,如鄉野村莊的祠堂,足夠容納三四十人。
一路走來,陽氣挑燈符緩緩而燒,而且離開那條登山之路越遠,燃燒速度就越慢,這場名副其實的陰雨,多半是有練氣士在針對金桂觀此次收徒盛舉。
先到石窟眾人,清一色是女子,七八人,年長者是白髮老嫗,年紀最小不過豆蔻少女,因為遭了一場大雨,原本用來遮掩容貌的冪籬,便顯得累贅,與斗笠雨傘蓑衣一起放在腳邊,她們此刻正在烤火,見到了陳平安一行人,眼神清冷,其中幾人挪了挪位置,靠近篝火,顯然不願與陳平安他們有太多交集。
陳平安忍不住轉頭瞥了眼朱斂,後者笑容“憨厚”。
這些師出同門的女子應該在下雨之處,就進入了石窟,早早收集了枯枝,如今石窟外邊狂風大作足可掀屋,大雨滂沱,陳平安一行人就只好乾瞪眼,張山峰作為練氣士,雖然境界不高,但是以一些入門術法生火,並不難,只不過出門在外,隨意施展神通,是修行大忌。
陳平安幫著裴錢搭好了牛皮帳篷,然後從竹箱拿出她的乾淨衣裳,讓隋右邊
給裴錢換上。
等到裴錢活蹦亂跳走出帳篷,先前遇上的那幫江湖人士也原路返回,狼狽不堪地來到石窟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