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 作品

第133章 第 133 章

 第133章寶香齋

 易鐵生終於從山西回來了,運了十幾個木箱子的貨,全都是之前同泰祥的高仿瓷,陸守儉的秘書出面,給他們找到了一處國營商店閒置的倉庫,把這一批貨安頓下來。

 安置好後,她將這批瓷器打開,逐個檢查了一遍,都是高仿元明清三代的瓷器,五大名窯俱全,基本可以以假亂真,如果不是頂尖大行家,也很容易打眼了。

 不過這些一時半會當然賣上不價,畢竟現在明清大開門瓷器,文物商店收購價也就是十塊八塊的,這種高仿瓷,文物商店不收,外面賣的話,沒人識貨,也沒法賣,一時半會肯定只能囤著了。

 再過一些年,各種古玩都水漲船高,就連民國仿價格也都上來了,成為一個專門的類別,到時候這些就大有用武之地了。

 初挽在這一批瓷器中翻找,也發現了一些書寫著“宣統年制”款識的白瓷,她仔細看了一番,這應該是燒造給末代皇帝溥儀的,和蘇玉杭打眼的那一批應該是同時期造出來的。

 初挽逐個檢查著,這種帶有“宣統年制”的白瓷祭器足足有幾十件,估摸著當時造了一大批,賣給溥儀後還有些剩餘,同泰祥便自己留下來了。

 除了這些,這些“宣統年制”中還有一些餐具器皿,其中有幾件是水墩子。

 所謂水墩子,下面是盤子,上面是屜籠,雙層空心的,裡面可以注入熱水,以此來為菜餚保溫。

 初挽將這件取出來,仔細看了看,倒是喜歡得很,她便特意拿出,想著回頭可以送過去陸老爺子那邊,他年紀大了,如果吃飯不及時很容易涼著了,用這個溫著,肯定合適。

 她又蒐羅了一番,蒐羅出幾件仿得上等的瓷器,都拿出來,連同自己之前淘換的幾件瓷器放在一起,準備前往這寶香齋文物交流會。

 易鐵生見此,道:“我陪你一起去。”

 初挽想了想:“你在這個圈子裡有些名聲,別人看到你,也就猜到我了,到時候你如果不放心,可以陪著我過去,但是不要露面。”

 她想去買那孫二爺的東西,如果一開始讓人提防了,就不好行事了。

 況且,明面上,她想和易鐵生分開,兩個人各幹各的,這樣也能降低風險,以圖將來。

 易鐵生略猶豫了下:“行,聽你安排吧。”

 *********

 寶香齋位於香山腳下一處隱秘的四合院,就初挽所知道的,寶香齋一直不顯山露水,但確實實力雄厚。

 上一輩子寶香齋進入初挽視野時,初挽已經羽翼豐滿,她曾經多次和寶香齋合作,之後寶香齋的母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她和刀鶴兮關係也處得不錯。

 當年緬甸偶遇,他帶她賭石,逛夜攤,喝青檸汁,吃椰漿飯。

 不過即使這樣,她心裡對刀鶴兮也是有些提防的。

 儘管後來刀鶴兮的公司已經洗得非常清白,但是她總以為早些年寶香齋背景不乾淨。

 她也曾經派人調查過寶香齋,但卻一片空白,只知道刀鶴兮在香港的珠寶和古董公司都發展得不錯。

 如今,她一個女人孤身前往,總歸是不太方便,當下想了想,先給陸守儼打了一個電話,問起來:“我記得爸在香山腳下有一處宅子?”

 那是之前單位配給陸老爺子的,就她記憶中,後來陸老爺子偶爾會去住幾天。

 陸守儼顯然有些意外她突然問起這個:“是,不過最近忙,不怎麼過去,你想去玩?”

 初挽:“我有事,要去趟香山腳下,如果有需要,可能得住下。”

 陸守儼略沉吟了下,道:“大哥那裡有鑰匙,我和他打下電話,你過去拿一下?”

 初挽:"好。"

 陸守儼又叮囑說:“有什麼事,記得說一聲,我不在北京,不過可以和大哥提一下,或者和爸爸說。”

 初挽便笑了:“放心好了,沒事,我心裡有數。”

 又和陸守儼說了一會兒話後,掛了電話,初挽便徑自過去找了陸守儉,陸守儉見到他,和藹地問起來她最近的情況,又提議說:“你哪天去,我派車送你過去?最近天氣暖和了,你可以在那裡多住幾天。”

 初挽笑道:“不用了,大哥,我就是隨便出去逛逛,都不一定哪天呢。”

 陸守儉作為陸家長子,做事一向踏實本分,上輩子他對自己也頗多照顧,初挽對他也很是敬重。

 當下陸守儉又叮囑了幾句,給初挽安排好了。

 初挽離開後,回家路上,先剪了一個頭發,把頭髮剪得很短,短到了耳朵以上,這樣的話,只從髮型看,基本看不出男女了。

 她翻找了一番衣服,最後找出來結婚前陸守儼給她買的運動服和運動鞋,穿上這個後,又戴了一頂普通的黑色運動帽,以及一副沒有度數的黑框眼鏡。

 她這麼打扮過後,自己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已經雌雄莫辨了。

 她倒也不是非要讓自己女扮男裝,其實眼力好的,應該會一眼就認出來自己是女人,但是至少並不會特別惹眼,不會給別人一種強烈的女性感。

 在這種場合,消除性別帶來的突兀感,會更有利於她行事。

 上輩子,她去寶香齋,自然沒什麼擔心的,好歹她和刀鶴兮有交情在。

 但是這輩子,現在的刀鶴兮和她還是陌生人,她總得小心著。

 將自己打扮好後,她才開始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很不起眼的破箱子,往裡面裝了挑出來的高仿,以及自己之前積攢的三件明空白期青花瓷,一切準備就緒,她才出發過去香山。

 初挽坐得是香山旅遊公交線,一路上,她安靜沉默地看著窗外,這個年代周圍還很荒涼,路坑坑窪窪,來往車輛多,灰土路上暴土揚塵。

 公交車到站後,旅客呼朋引友地下車,初挽徑自往前走,沿著香山腳下一處偏僻小路往裡。

 這是一個村子,路邊有低矮的泥坯磚瓦混合房,有大爺大媽坐在村口嘮嗑聊天,還有家常幾件衣服掛在鐵繩上,看上去灰撲撲的。

 初挽上前,禮貌地問了問路,便繼續往前,走過那村子後,又往前走了一段,不見了村落,卻有一些院落坐落在松竹翠柏之間。

 這一帶,偶爾也有幾個遊客經過,還有吉普車以及轎車停在院落門前,改革開放幾年了,已經有一些人早早發了財,當然也有一些本身就有身份的人,這些人已經過上了有別於這個時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