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十二章 敲骨吸髓

科威爾:“話雖如此,但是不得不承認,隨著農奴制改革後,俄國的教育事業還是有進步的,在上個世紀中葉,沙俄受教育人數恐怕達不到百分之一,即便百分之二十摻雜了不少水分,也比幾十年前要好的多,我們東非也有不少亞歷山大二世時代的移民,基本沒有幾個識字的。”

安卡:“聊勝於無,目前透露想法到東非發展的在校應屆生學生只有三個,水平倒是還行,不過放在東非也不算稀缺人才。”

之前說了,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成立於1896年,而今年剛好是第一批大學生畢業。

“很多俄國大學生根本不愁就業機會,畢竟他們的家庭並不會受到經濟危機的太大沖擊,即便是之前所說七個家庭狀況並不算太好的人,其中四個也不認為到東非發展對他們更有利,剩下的三人也只是有想法,但並不確定。”安卡有些沮喪的說道。

科威爾無奈道:“這個好理解,如果東非是歐美國家,恐怕他們都已經開始搬行李了,而東非顯然對他們吸引力沒有那麼大,如果不是我們親自到託木斯克來,他們的恐怕連東非都不會考慮。”

“這也就是我們本次工作的意義,為歐美學生到東非就業牽線搭橋,不要灰心,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這三個人如果有真才實學,我們就可以給他們提供便利,而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只是本地一所大學,悲觀點估計得話,也就意味著我們至少能在當地招到至少五六個人。”

“試想一下,託木斯克只不過是沙俄經濟不算發達的遠東城市,在沙俄比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有實力的學校並不算少,每所學校我們都能找到幾個,那堆積起來就是至少是幾十個,再加上沙俄工業領域的人才,那就是上百人,這樣一看,這趟行程也算比較務實了。”

科威爾的安慰確實起到了作用,本次託木斯克只是他們的在西伯利亞的第一站而已,而科威爾小組也不過是本次來沙俄招人的一個小分支。

在託木斯克做不出成績,不代表西伯利亞地區,更不代表發達的歐洲地區做不到。

在自我安慰和激勵了一番後,工作小組的成員又開始到託木斯克的其他學校或者工廠挖人。

而正如科威爾所說,整個託木斯克潛力還是不錯的,在1900年結束之前,科威爾小組為託木斯克共計十三人提供了前往東非的便利,其中包括理工類,醫學類的學生,主要來自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西伯利亞國立醫科大學(也在託木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