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耗命
“吐蕃趁機來襲,險些令我大軍覆沒。幸虧陳先生維穩,蘇邢公乃當世名將,化腐朽為神奇。”
“若非陳先生多謀,蘇邢公軍略無雙,此戰,我軍凶多吉少。”
陳青兕認可的點著頭,他認同袁恕己大部分的說辭。
袁恕己分析的很對,但有一點說錯了。
朝廷確實因為西突厥、高句麗分心了,能戰之將分散東西。但阿史那忠、丘行恭、梁建方、劉仁願皆是能戰之將,他們的能力
都不弱,只是對面的論欽陵是真的厲害,吐蕃上千年的歷史,人才都聚在這幾代人身上了。
袁恕己見陳青兕點頭讚許,繼續道:“第二次是封禪之前,朝廷已經下令封禪,還邀請四方屬國參加,聲勢之大,前所未有。吐蕃此次出戰,是想當著四方諸侯的面讓朝廷蒙羞,讓陛下難看。只要吐蕃能夠拖延戰局,將戰事拖延至封禪開始。等於是向所有參加封禪的屬國表明,朝廷不過如此。”
他說著,輕輕一笑:“自是自不量力了些,讓蘇邢公不到一個月就擊退了。”
“第三次……”袁恕己伸出三根手指比劃了一個三:“就在乾封元年,封禪之後,那個時候朝廷國庫財帛大多投入封禪之中,以致於國庫空虛。這一次極其危險,如果讓吐蕃賊人拖延時間,令戰事僵持半年。朝廷經濟必將大受打擊,半年之後,每拖一日,損失成倍提升。將會動搖國本……”
他說得嚴重,隨即又是一聲笑:“還是那句話,自不量力了些。戰略是好的,只可惜對上了蘇邢公,只是堅持了兩個月。”
“第四次……”袁恕己多伸了一個手指,說道:“就是這一次,吐蕃趁著朝廷大起徭役,治水通渠的時候出兵,又是打在了朝廷的要處。”
“綜上可見,吐蕃絕對不是我們以往遇到的敵手。他們每次興兵都衝向朝廷要害,有著明確的戰略目的。”
“陳先生,下官覺得吐蕃內部有能人,不可小覷。此外,吐蕃極其重視情報信息,朝廷的動向皆在他們掌控之中。故而,這長安城裡,定有蟄伏著他們大量的細作。”
袁恕己說的眉飛色舞。
陳青兕務實,故而不少人為了表現自己提前估題,提前作準備。
袁恕己此番長篇大論,顯然是下了一番功夫。
“說得好!”陳青兕也不反對這種行為,能夠準備充分,也是一種本事:“恕己總結的極為到位,放眼四顧,有資格與朝廷為敵的,當下唯有吐蕃、大食國。萬不可小覷……我等可以驕傲,但不能自傲。可以自信,卻不能自負。”
袁恕己是汝南袁氏後裔,為人機敏圓滑,擅於把握機會,但有著老袁家自高自大的性格特點,能幹事但容易得罪人。
騫味道皺起了眉頭,說道:“賊子好是狡猾,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一勞永逸。想我天朝上國被如此針對,甚為氣惱。”
騫味道是純粹的文士,善於理政,對於軍事是一竅不通,聽著吐蕃一次次的趁機“欺負”朝廷,有些不忿。
其實陳青兕也很不爽,只是面對眼前這群同道下屬,卻也不能跟著一起發牢騷,而是笑道:“味道是真性情,少安勿躁。人家吐蕃還來不及生氣呢!高原之國,費盡心思,用盡手段,才能尋得一線機會。結果都讓朝廷輕易破解,損兵折將,寸步難行……頭疼的難道不是他們?”
騫味道一想也是,吐蕃固然來勢洶洶,除了第一戰,取得了一定戰果,後來再也沒有佔得任何便宜。
有袁恕己的總結,騫味道的起頭……
一行十數人也開始各抒己見。
張柬之跟陳青兕一樣的務實,說的是關於如何逮吐蕃細作。
青海湖的戰事他插不了手,便不予理會,但身為大理寺的一員,大理寺的監獄裡關著兩名落網的吐蕃細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吐蕃的細作潛藏的很深,有的甚至在貞觀年間就已蟄伏其中,一言一行,乃至口音早於地道的長安人無恙。想要揪出他們不容易,與其從他們身上下功夫,不如從傳遞消息的人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