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427章 借刀殺人

 駐京辦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接待自家入京的述職官員,一個是將京中的要事,朝廷的政令傳給地方,讓地方知道朝廷的大略方針。

 而懸報館就是給各地的駐京辦的官員抄錄朝廷政令的地方,他們抄錄的資料也叫做邸報。

 各地的駐京辦為了方便行事都將辦事處安排到懸報館的周邊,也就是慧慈坊。

 懸報館除了安排抄錄,還有免費的茶水供應。

 讓入京述職的官員有一個歇腳聯繫的地方,而豪紳們則通過這種方式結識各地的官員,從而尋機培養人脈。

 這種情況對朝廷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未來朝廷會自建進湊院避免這種情況。

 但現在朝廷並沒有顧及此處。

 給事中最初是作為加官存在的,可以隨時出入宮禁,隨侍皇帝,多為皇帝信任的內朝重臣。但隨著李世民對於諫官的放縱,給事中逐漸褪去了內廷近侍的色彩,成為可以攪動輿論的諫官。

 諫官嘛!

 大多都是尋機挑事的存在,找茬是他們存在的價值意義。

 故而有一部分給事中會來懸報館聽各地來京述職的官員一起談論國家大事,談論各地的風土民情以及地方政策等問題。

 如果聽說何地出現了政策失誤或者官員腐敗懶政無能等問題,那就撿到諫言的功績了。

 給事中出入懸報館是很常見的事情。

 這位李給事中也是奔著此目的來的。

 隨意坐到一個茶座前,聽著各方口音匯聚的述職官員說著朝政,聽得津津有味。

 有說江南事

情的。

 “青溪縣縣令韋暠打算花費重金在新安江江畔建造一座大型的書院,此事若成,吸盡江南文氣矣!”

 他說這話的時候,又羨慕又氣憤。

 同為江南的官員忍不住附和:“一個陳先生,成就了整個青溪縣。青溪文風之盛,冠絕江南。書院所設之地,便在青溪詩會的原址。再讓陳先生題字作匾,我等如何留住縣裡人才?”

 有的在說涼州之事……

 “涼州萬家燈火,不需三年,勢頭怕是要超過汴州,僅次長安、洛陽。”

 在大唐長安、洛陽是兩個巨無霸,地位極難撼動。

 次之就屬汴州,汴州位於水陸要地,中原腹地、黃河之濱,南北運河的節點。

 借運河之勢,汴州發展的尤其迅猛。

 但因絲綢之路的繁華,涼州發展之快,竟將汴州比下去了。

 “某覺得這是蘇邢公與裴長史的功勞,蘇邢公橫行西域,兵鋒直插鹹海,無人可敵。裴長史在西域,恩威並施,西域諸國,皆服之。西域安穩,方才令得商路通暢,涼州亦因此而得大利。”

 諸多官員各抒己見。

 李給事中也聽得津津有味。

 便在這時,他突聽一人說道:“再過不久,陛下將行封禪之事,封禪之後,必將大赦,聽說李義府昔年好友,已經在操作,借用此次大赦機會,令之調回長安。”

 懸報館裡的官員大多都是各地入京官吏,對於李義府沒有多少感覺。

 但李給事中卻是臉色煞白,心寒膽裂,腦子一片空白。

 李給事中真名叫李崇德,他出身趙郡李氏,當年李義府多引腹心、廣結朋黨,權勢熏天,但因為人自卑,常為人笑出身底下,自己也引以為恥,於是自稱出身趙郡李氏。

 李崇德受李義府脅迫,既恐懼對方勢大,又有心抱李義府大腿,將李義府抬進了趙郡李氏的族譜,給了李義府趙郡李氏的身份。

 但是隨著李義府遭難,被貶流放巂州。

 李崇德又將李義府從趙郡李氏中除名,將之趕出了趙郡李氏。

 五姓之一的趙郡李氏也因此成為了一個笑話,李崇德更是笑話中的笑話。

 這也是之前這位李給事中受到鄙夷的緣由。

 李崇德深知李義府的能力手段,深知他的小雞肚腸,如果讓他回京,自己絕對討不得半點好處。

 李義府的話題沒有多少人關注,很快就過去了。

 但李崇德卻是大汗淋漓,手足無措。

 不行,絕對不能讓李義府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