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二十二章 安排 召見

房仁裕一直奈何不得百濟的叛軍,並非實力不濟。

唐軍的實力在一連串的勝利中已經展現,奈何不得他們的主要原因是對方太會躲藏。利用百濟多山多林的特點,躲避他們的主力,在他們顧及不到之處,隨意出擊。

對方的特點就是兵少,容易隱藏,有豪紳暗中支持,常避開他們的主力,出現在薄弱之處。

現在賊兵讓自己養大了,固然威脅更大,但失去了最讓人頭疼的隱蔽性,也會衍生出巨大的後勤問題。

這一切變故都是破敵的契機。

而促成這一契機的,不正是自己?

想著自己之前的無力,又想想現在因為自己的無力而衍生的戰機,滿嘴的不是滋味。

房仁裕見陳青兕興致昂揚的與自己商議,更覺鬱悶,也不知是不是錯覺,總覺得面前這位取代自己的大都督,與自己商議的事情每一件事都能扎自己的心。

他這麼想其實並沒錯。

陳青兕對於百濟的情況就是摸著房仁裕過河,已經將面前的路該走的,不該走的都走了一遍。

陳青兕發現問題再行解決,遠比房仁裕按部就班更加便捷。

他針對房仁裕在百濟這些日子的軍政上的不足入手,極有針對性,直指要害,可不處處扎心。

這也是房仁裕最難受的地方,因為問題是確實存在的,他避無可避,只能配合著陳青兕解決。

陳青兕知道房仁裕對於百濟的瞭解在自己之上,軍事上的實戰水平,也在自己之上。

房仁裕心胸算不得寬廣,卻也不是為了一己之私,敗壞國事之人,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議。

這也是陳青兕需要的結果。

在兵部的這些年,他累積了大量的理論知識,有了一定的見識。但他見多了空有一身理論,需要實際運用的時候,兩眼一黑,手上抓瞎的例子。

理論必須結合實踐,才有最佳效果,理論是事情的上限,實踐才是根基。

兩者缺一不可。

陳青兕缺乏實踐經驗,而房仁裕一大把年紀,經驗最是豐富。現成的打工人不好好壓榨,還等著他交接好後,離開了,再追悔莫及?

接受了房仁裕中肯的意見,陳青兕立刻召集麾下諸將,一起商議軍務。

一刻鐘以後,熊津州將帥齊聚。

陳青兕自是居於上首,在他身前左右上首恰是兩個白衣:房仁裕、劉仁軌,次之是黑齒常之,黑齒常之本就是百濟的邊帥,歸降之後,地位也不低,正四品的官職,只次於房仁裕、劉仁軌罷官前的職位。

黑齒常之下面的水師統領杜爽,果毅將軍賀慶豪,左郎將孔成,右郎將顧蘭,致果校尉杜敏,以及程務挺。

這裡自然不是唐軍在整個百濟的將帥,而是熊津內部的將帥,還有四大將官駐守於馬韓、東明、金漣、德安四地。

陳青兕先總結了之前戰略上的不足:“敵在暗,我在明,他們熟悉地形,能夠藉助山林的掩護,隨意出擊。而我們之前,過於在乎,以至於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中了他們的疲敵之計,來回救援,疲於奔命,以至於心力憔悴。所以本督決定,扼守關鍵要地,先鞏固自身,穩住陣腳,尋求破敵之機。”

賀慶豪看了一眼房仁裕,見他並不說話,硬著頭皮出班道:“如果他們進攻其他偏遠縣村怎麼辦?”

陳青兕道:“不管!”他眯起了眼睛,說道:“他們不是自詡百濟正統?相信他們不會對百姓動手。只要縣村無我軍防守,他們進攻誰去?”

賀慶豪猶自不解,問道:“可這樣不是助長他們氣焰?他們既可以聚少成多,不斷進攻偏遠縣村,將我軍實控之外的力量進行串聯整合。如此一來,他們既有據點,又有百姓壯大實力,豈不等於養寇?”

陳青兕卻頷首,斬釘截鐵的道:“本督目的,就是養賊,將他們養得白白胖胖。”

說到這裡,如劉仁軌、黑齒常之這樣名將已經領會意思了。

陳青兕也不打馬虎眼說道:“本督認真分析了諸位與賊交鋒的所有戰績,我軍之所以陷入被動,並非不敵,而是尋不得敵蹤。但只要賊人有了據點,有了反抗的力量,自不怕他們重新躲進山中。而且我們扼守關鍵要地,可以將百濟所有產糧地護在其中。賊人所凝聚力量越強,越是需要糧食支持。到那時,求戰的就不是我們,而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