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河小花生 作品

第213章 府裡鬧耗子

 劉趕三來不及回府。他連官服也沒有換,便從青花樓直接來到鹽場。

 潘小安看著他跑的這一腦門汗,又看見他下巴處的唇印。

 “劉鹽場辛苦啊,這一夜操勞沒少用力氣吧?”

 劉趕三擦擦腦門上的汗,“為大宋百姓管鹽場,不辛苦,不辛苦。”

 潘小安便向曬鹽池走去。

 劉趕三要跟上,卻被他的管家拉住。

 “我的爺來,你這釦子系歪了,臉上的唇印還沒擦呢?”

 這其實是劉趕三故意為之。他就是要給潘小安一個大草包形象。

 這曬鹽的工序便不細表。鹽場裡進進出出的工人倒是不少。

 他們見有人來,也不打招呼,也不躲避,只顧埋頭幹活。

 “劉鹽場,這裡每天可以產多少鹽?”

 劉趕三結結巴巴答不上來。

 他的師爺趕忙走上來代為回答。

 “回大人,這鹽不是每天統計的。而是六天為一個週期。

 每週期可得粗鹽三千石”

 潘小安估算著這重量也不多。但在這個時代,怕也是一個不小的產量了。

 他今日來鹽場,並不是為了鹽的產量。百姓吃鹽貴,不是因為生產力低,而是因為專營。

 鹽,茶,酒,鐵專營。每一樣都需要辦證,辦引條。

 如果沒有這一道手續,那就是販私。

 販私是大罪,不論在哪朝哪代都是如此。

 若要問原因,那就是你們賣了,我還咋賣?

 潘小安圍著鹽場轉了一圈,便帶著手下離開。

 劉趕三被他弄了一頭霧水。

 “管家,這人就這樣走了?”劉趕三問。

 “老爺,知府大人走了。”

 “他有沒有對我說什麼話?”

 管家搖搖頭,知府大人什麼也沒有說。

 劉趕三嘀咕,“真是個古怪少年啊。”

 出了鹽場,周陽問潘小安:“大人,接下來,咱們去哪?”

 潘小安指指街市,咱們去吃飯。

 “啊?”周陽疑惑。

 “千里行商只為吃穿。不吃飽肚子,怎麼有力氣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