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名山蟲子 作品

第357章 明代藩王,是人是鬼?

再以福王的莊田為例。

萬曆皇帝所謂賜給福王的莊田,並不是真的讓福王佔據這些耕地,只不過是讓地方官按州縣需要,向這類土地徵收經費的同時,分出一點給福王,四萬頃(四百萬畝)對應每年四萬兩銀子,每畝只出一分銀。

說是兩百萬畝土地,但在官員各種推諉拒絕之下,實則福王真正能拿到的年例,連兩萬兩銀子都不到,比一些明代富商的年收入都不如…

如果福王或潞王真的要擁有四百萬畝土地,那必須分茅裂土,層層分割,建立私人的武裝和法度進行控制,才能有效管理控制這麼巨大的耕地數量(包括還分散在河南、山東、湖廣等廣大地域的那些土地)。而實際上潞王和福王都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力量…

話說回來,如果你是皇帝,你會讓一個擁有四百萬畝土地控制權的藩王存在嗎?但凡你能讓這樣的藩王喘口氣,我都願稱你為腦子進水!更何況明朝還是對藩王限制最厲害的一個朝代呢…

那種說明代皇室和藩王佔據大量耕地,導致財政緊張,民不聊生的說法,都是經不起考證的陳詞濫調。

至於許倬雲說的“宗親藩王據有的田地,大致都在肥沃和富有的地區,而相對地,在比較偏僻和貧窮地區的一般平民,卻要負擔全國財政稅收的主要部分”也和事實毫無關係。

明代上交賦稅最多,佔據財政稅收比例最大的地區,也就是南直隸和江浙地區,這個地區也是當時全國最富有的地區。

其他地區由於災禍,戰亂等原因,要麼減稅,要麼免稅,朝廷賦稅收繳比例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老百姓的負擔大多來自於官紳和商賈集團的壓榨與盤剝,以及天災和動亂。

至於宗祿,明代從上到下的各級文官,對待宗祿發放基本是能拖則拖,能欠則欠。文官拖欠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自己貪汙,不過是因為在明代,儘可能少向民間徵稅,是最大的‘政治正確’。

而明代宗室則是最容易拿來開刀,最容易被犧牲的對象,許多宗室窮困潦倒,形同乞丐。明末只知大的藩王被殺被俘,至於有多少宗室死於戰亂,天災,又有幾人知道?

歷朝歷代的宗室貴族裡,明代宗室算得上是地位最低的了。我們這個主角朱摳摳上臺伊始,不就明目張膽的停了宗祿嗎…

清人馮桂芬曾言:“成周以後。諸史所紀。待宗室寖薄。至有明而極。”(《皇朝經世文編》卷三十四馮桂芬節經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