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自古為難


試官制。

 久任制。

 堪稱吏治良策。

 天啟初年,遼東軍事接連失利,多為朝廷任命官吏用違其長。

 以袁應泰為例,初任臨漳知縣,開渠飲水,修築壩堰,治理水患,灌溉良田,周圍縣域百姓同時受益,真正做到官吏該有的愛民如子。

 擔任淮徐兵備參議,山東饑荒,為賑濟百姓,未經請旨,擅自動用府庫錢糧,乃至自掏腰包,不惜賭上政治前途。

 身為東林黨官吏,卻放下黨爭偏見,以大家大局為重,積極為遼東戰場訓練軍隊,提供輜重補給,支持熊廷弼的工作。

 熊廷弼素來脾氣火爆,性格偏激,依然對袁應泰高度認可,種種事蹟都證明袁應泰的人品和能力,對朝廷忠心,經略遼東之前,堪稱朝廷模範官吏,工部良臣。

 然而,袁應泰不擅長軍事,不是他活,非要他去幹,軍事不失利才怪。

 若朝廷施行試官制,任命官吏在地方述職前,花費時間試驗一年,通過紛繁複雜的地方事務鍛鍊檢驗官吏能力和專攻。

 官吏能力強者,就地轉正述職,官吏能力弱者,若有專攻,則進行調職,安排到合適崗位。若沒有能力,沒有專攻,則不予任命。

 做到人盡其用,人盡其才。

 常延齡聽到皇帝為他兜底,越發受寵若驚,恭敬說:“陛下,臣何德何能受您信賴,選拔官吏,關乎吏治,臣認為不能唯名是取,名聲如同地上的畫餅,只能看不能吃。”

 “當前,陛下查漏補缺,頒佈完善朝廷監察制度,都察院,六科給事中,監察御史,巡按,提刑按察司,總督,審計總局,稅務總局均有監督作用。

 治亂之要,其本在吏,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知人之事,自古為難,故考績黜陟,察其善惡。

 臣認為朝廷治吏,不在頒佈多少制度而在於制度落實,通過官吏考課制度及時瞭解官吏治績,辨別官吏忠奸賢庸,存優罰劣,使保賢者在位,做到官得其人,名實相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