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夫長 作品
第208章草原共主
“本來林丹統治察哈爾部該偏安一隅,然而,薩爾滸之戰戰敗卻給對方創造前所未有的機會。
因為朝廷對蒙古,對建奴的情報缺失,以遼東巡撫王化貞為首的官吏,對察哈爾部,對林丹存在巨大錯誤認知。
林丹向王化貞誇稱自己坐擁四十餘萬大軍,輕鬆消滅建奴,孰料王化貞信以為真,認為林丹控制蒙古各部,是名副其實的北元皇帝。
廣寧之戰中,林丹領軍馳援,又迅速撤離,他卻抓住明軍在遼東戰場失利的機會,依靠朝廷給他的資金購買戰場遺留的裝備,然後平息察哈爾部內威脅他的部落,這才躋身成為察哈爾部中較強的部落之一。
其後,林丹以內喀爾喀各部與建奴聯繫為由,發兵內喀爾喀各部。實則內喀爾喀各部與建奴摩擦激烈,最終在內外夾攻中投降建奴。
天啟四年底,林丹出兵攻打科爾沁部,科爾沁部向建奴求援,建奴大軍抵達,林丹望風而逃。
天啟六年末,皇太極繼位為樹立威信,又派兵攻打內喀爾喀部。林丹冷眼旁觀,甚至吞併內喀爾喀部殘兵。
建奴疆域擴大,開始與察哈爾的敖漢和奈曼兩部接壤。
兩部自知難以抵抗,試圖討好雙方,林丹以通敵為由發兵攻打,兩部乾脆投降建奴。
至此,蒙古左翼三部的科爾沁、內喀爾喀殘部和察哈爾兩部歸順建奴。
今林丹領兵進攻蒙古右翼三部的喀喇沁,土默特,鄂爾多斯部。
林丹失去東方蒙古左翼三部,又領兵進攻中部蒙古右翼三部,內部失去敖漢、奈曼兩部。
他僅控制察哈爾六部,和各種附庸的朵顏,泰寧、福餘等小部落,又處在大明,建奴和蒙古各部包夾中,諸卿還認為林丹是草原各部落共主嗎?”